跳过导航

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澳门)与缅甸卫生部共商开展地震灾区应急医疗工作

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澳门)与缅甸卫生部门官员进行工作会议

4月30日,在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的支持与协调下,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澳门)的5名队员,与缅甸卫生部国际合作司、负责灾难应对的公共卫生司,在缅甸内比都的卫生部临时应急指挥中心举行了工作会议。

参加此次工作会议的缅甸卫生部官员包括公共卫生司副司长(流行病学及缅甸国际卫生条例联络官)Dr. Htun Tin、国际合作司处长Dr. Ye Min Htwe、公共卫生司中央流行病学处处长Dr. Toe Thiri Aung,以及公共卫生司灾害与公共卫生应急响应处助理处长兼项目主管Dr. Pyae Phyo Aung等 。双方围绕缅甸“3.28”地震后的灾区医疗救援和公共卫生应对事宜,展开深入交流。

在工作会议上,缅甸卫生部代表详细介绍灾区医疗状况。地震刚发生时,有1,000多所医疗机构遭到破坏。为维持医疗服务,缅甸政府搭建临时医疗帐篷,调动流动手术车和检验室。如今,灾区进入灾后恢复阶段,医疗需求发生变化,从救治直接或间接因地震受伤的人士,转变为管理非传染性疾病,而此方面的需求正不断上升。另外,雨季将至,为防范水源性传染病暴发,中国政府向缅甸政府提供大量霍乱疫苗,并在中国国家防疫队伍的技术支持下,加强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同时,缅甸政府也建立传染病监测系统,重点监测疫苗接种覆盖率较低地区,比如麻疹、脊髓灰质炎的高危区域,以防传染病暴发或扩散。

针对灾区当前形势,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澳门)协调员柯量讲解了国际通用的卫生应急体系,内容主要包括卫生应急组织管理,以及国家卫生应急医疗队的能力建设、培训和演练等。缅甸卫生部官员对这些内容十分认可,表示会总结和吸取此次灾难应急医疗的经验,并认为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澳门)提出的意见,对进一步加强相关能力建设极具价值和必要性,希望通过国际合作方式,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和交流。

4月24日,在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外交部同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协调,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支持下,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澳门)前往缅甸地震灾区。此次深入灾区工作,不仅与缅甸卫生部门开展灾后医疗应急工作技术层面交流与沟通,也展现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应急医疗合作中的决心和努力。

查看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