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卫生局举行“世界高血压日”新闻发布会 呼吁预防高血压 落实健康生活方式

卫生局举行“世界高血压日”新闻发布会

为落实《健康澳门蓝图》所订定的总体目标和指标,澳门特区政府积极推动“健康社区”计划,通过政府跨部门合作,联动社团机构力量,发挥协同效应,持续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社区健康科普活动。聚焦“促进健康行为”与“主动健康管理”两大方向,推动一系列健康促进工作,旨在提升居民实践健康行为与主动健康管理的知识和能力。卫生局于5月17日“世界高血压日”前夕(5月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今年“准确测量 有效控制 健康长寿”的主题,介绍本澳预防高血压的措施及慢性病管理等工作,提升居民对高血压的认识,强化预防意识。卫生局社区医疗家庭医学主治医生谈光濠、仁伯爵综合医院心科主治医生林国垣、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健康促进处公共卫生主治医生吴雅婷共同出席发布会,分享专业见解。

卫生局代表在发布会上表示,为配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全方位维护人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理念,《健康澳门蓝图》明确以“预防优先、妥善医疗”为宗旨,透过“资源下沉:从医院到社区”、“关口前移:从医疗到健康”及“观念转变:从被动到主动”三大政策方向,全面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然而,本澳目前仍面临三大健康挑战:一是居民健康生活实践不足,二是慢性疾病风险增加,三是医疗需求持续上升。根据2016年《澳门健康调查》数据,约四分之一居民患有高血压。对高血压若不及时控制,可能引发心肌梗塞等严重后果。

心肌梗塞的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冒冷汗、呼吸困难、头晕、恶心想吐、左上肢疼痛或背痛,以及疲劳感。当怀疑心肌梗塞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999);(2)平躺或坐下,避免任何活动;(3)如患者有硝酸甘油舌下含片或阿斯匹灵,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服用;(4)确保环境通风,并持续观察病情变化。此外,居民应定期监测血压,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遵医嘱治疗。已确诊患者需按时服药,切勿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若有高血压隐患,则应落实健康生活方式,防范疾病发生(详情参阅“预防高血压”图文包)。

为应对挑战,卫生局自2023年起推行“慢性病管理质量指标体系”,引入 “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的循环模式,率先聚焦糖尿病管理,2024年扩展至高血压领域,并计划于今年纳入血脂异常管理,形成“三高”综合防控体系。数据显示,该体系成效显着:2024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率达89.6%,血压控制率62.6%,同比提升14.1%,使新增11,590名患者血压稳定受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三项指标达标率分别为60.1%、71.2%及60.0%,综合达标率升至29.3%,较2023年提升9.1%。

卫生局也致力提升居民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推出“自家健康 自家管理计划”。居民可透过该计划使用自助检查站测量血压及体重,及早发现健康风险。2024年各站点血压计使用量达114.4万人次,约有8.7万人使用此服务。今年,自助检查站数量将由53个增至150个,分布于图书馆、银行、协议药房、街市及熟食中心等公共场所,进一步提升便利性。同时,居民可通过“一户通”的“我的健康”功能,记录和追踪血压变化,查看血压趋势图,并获取健康建议,即时掌握自身健康状况。

今年“世界高血压日”期间(5月15至21日),卫生局举办社区推广活动,活动分机构和个人两个参与层面(详情参阅“5.17血压齐齐Check”海报)。2024年该活动吸引逾12,000人次参与,反响热烈。卫生局表示,将持续优化慢性病防控策略,扩大管理覆盖面,从源头推动居民养成健康习惯,共同落实“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的国家战略目标,与居民携手共建健康社区和幸福澳门。

查看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