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岑浩辉列席立法会全体会议,就2026年施政报告内容回答议员提问。
行政长官岑浩辉今(19)日在立法会全体会议上表示,特区政府将主动全面对接国家“十五五”规划,科学编制澳门特区“三五”规划,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同时,将继续全力支持中小企提升竞争力,提振社区经济,以及保障本澳居民优先就业。
岑浩辉表示,“十五五”时期将是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特区政府已全面总结特区“二五”规划和开展“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积极对接国家“十五五”规划,有效落实特区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发挥“一国两制”优势,更好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关于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他指出,特区政府致力因地制宜发展澳门新质生产力,着力展开相关的政策研究,包括正开展的国际科技产业园研究,以及2026至2030年澳门科技产业、会展业、金融业发展规划的研究。同时,将加大力度优化口岸管理,推动“硬联通”促进人员、车辆和货物通关便利,以及积极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着力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岑浩辉表示,特区政府致力推动中小企发展,将通过强化财务支援、协助提升能力、打造品牌等,多方面提升中小企竞争力,续推系列惠企措施,包括税务减免、“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利息补贴计划”、“鼓励企业升级发展补贴计划”,以及推出“2026年中小企数字化支援服务",助商户打造品牌知名度;并推动居民和旅客到社区游览消费,拓展“演唱会+社区消费优惠计划”等,提振社区经济。他强调,政府会与中小企共同应对营商环境和消费模式的变化,能够做的,政府都会尽力做,中小企也要承担起营商的主体责任。
岑浩辉表示,特区政府坚定保障本澳居民优先就业,已成立“促进就业协调工作组”并开展大量工作,积极通过招聘会、专场配对会及就业转介等渠道,成功协助本澳居民实现就业配对。同时鼓励和支持居民提升就业能力,针对性培养“1+4”产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早前推出的综合职业培训平台,整合不同部门及高等院校资源,开办多种类型培训及考证课程,实现“精准培训”与“岗位需求”的高效对接,为居民参与培训提供更大便利。还会持续有效整合劳动市场空缺资料,确保公共工程和服务判给商优先聘用本地雇员,推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向本地居民释放更多工作职位。
他又指出,政府着力保障雇员权益,提升年假、产假及强制性假日等劳动基准,是修订《劳动关系法》优先跟进的内容,将尽快开展修法的咨询工作。此外,产假报酬补贴计划延长一年至2026年底,至于会否恒常化,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研判。
至于四大重点工程项目的进展,岑浩辉表示,有关工作正有序推进,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将分三期建设;澳门国际综合旅游文化区正广泛收集社会意见,当中,暂名为澳门国博文化馆的项目预计2026年可开展建筑概念设计招标等工作;澳门珠江西岸国际航空运输枢纽(港)正全面推进机场扩建填海工程,设于横琴的澳门国际机场前置货运站早前已动工。
澳门科技研发产业园方面,政府已设立由行政长官领导的筹建工作组作出跟进,将于本月底启动意见征集,并计划于2026年设立“澳门国际科技产业中心”,作为科技园的先导及试验平台。岑浩辉表示,本澳有不少优秀的中型科研企业,但欠缺集聚地,就此,科技园将按“企业需求、市场需求主导”的原则,因应澳门实际环境,优先引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数字科技及航天科技四大领域的业务。
就议员提及澳琴联动发展的议题,岑浩辉指出,今年初特区政府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联合发起成立中国 — 葡语(西语)国家经济贸易服务中心,通过该非营利机构发挥平台作用,促进多领域务实合作,助力内地企业“走出去”,吸引国际投资者落户澳琴。
他补充,目前与葡语、西语国家的金融合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将积极围绕重点产业开展联合招商,对外展示“澳门+横琴”发展机遇,期望引进葡语、西语国家金融机构落户澳琴。同时,会推出常态化互换机制,设立新的“人民币资金便利安排”,提供较长期限的人民币融资,并会大力推介澳门债券市场与数字澳门元项目。
关于即将实施的《投资基金法》,岑浩辉表示,该项法律将于明年1月1日起生效,现正全面部署宣传推广,以确保业界无缝衔接新法的实施;同时,计划推出相关的针对性税务优惠,精准吸引优质基金管理实体落户本澳。特区政府亦正推进设立政府产业基金和引导基金的相关工作,并期望未来引入更多私募基金,达至相互发展,相信可以为本澳经济适度多元化带来更大的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