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应近日本澳出现一例本地登革热病例,卫生局对该病例住所及附近风险区域已进行紧急应对工作及行动。为落实资源下沉,积极推动“健康社区”建设,进一步向区域内居民推广预防感染登革热资讯,卫生局与巿政署合作于昨(13)日联同澳门果栏六街区坊众互助会共同举办社区活动,推广预防感染登革热资讯。
卫生局人员以讲座形式向坊会会员及该区居民讲解传播登革热病毒的白纹伊蚊生长过程及生活习性,并于现场展示了蚊幼虫(孑孓)标本,让居民更直观地明白清除积水对预防感染登革热的重要性和成效,加强居民对采取正确防蚊措施的认知。卫生局人员于讲座后联同坊会人员在区域内进行外展活动,共同检查公共街渠和孳生源,以及设置社区流动活动摊位,通过游戏形式提醒居民注意环境卫生,加强清除家居及工作环境积水以杜绝蚊虫孳生,降低社区登革热传播风险。
本澳4月至10月一般为白纹伊蚊活动高峰期,基于现时正值登革热传播高风险时期,卫生局将持续密切留意本澳及邻近地区登革热流行的情况,作出适切预防措施。目前本澳共录得8例输入个案及1例本地个案,预计今年本澳出现登革热流行的风险较高,卫生局呼吁居民做好“防蚊三招”共同防控登革热:
1)防止家居“孳生”蚊子,注意定期清除工作地点和家居周围环境的积水,杜绝蚊虫孳生。
2)防止蚊子“进入”室内,家中可使用纱窗、蚊帐或开冷气等措施,减少被蚊叮咬机会;
3)防止户外蚊子“叮咬”,在户外活动时宜穿浅色长袖衫裤,并在皮肤暴露地方或衣服使用驱蚊剂,防止被蚊叮咬。
如有疑问可致电卫生局传染病查询热线 28700800 或浏览传染病网页https://www.ssm.gov.mo/c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