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医务委员会举行第六届第9次全体会议,由医务委员会主席罗奕龙主持,探讨如何助力青年医疗人员职业生涯发展。会议邀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冯方丹局长及卫生局相关项目负责人进行讲解,及本澳医疗团体近30位青年代表列席参与。
罗奕龙主席在会议上表示,特区政府施政聚焦澳门青年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需要,加强聆听青年人的声音,增加青年与政府良性互动的渠道,从而制定更贴近实际、更受欢迎的青年政策。医务委员会去年8月已就如何助力青年医疗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前期讨论,在系统化整理相关意见后,本年度施政中提出了多项可视化的支持政策。
他指出,在提升医疗人员竞争力方面,特区政府将增加医疗券金额和推出慢性病筛查计划;提供一系列培训计划,包括成立家庭医学培训基地,为公私营医疗机构医生提供系统性的培训;对于有意向专科方向发展的医生,卫生局将恒常开考专科培训岗位,优化开考流程和缩短开考时间;离岛医疗综合体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将以成为本澳高水平培训机构为目标,持续安排部份医生、护士及临床技术人员分批派往北京或其他地方接受不同的培训。此外,特区政府亦将协助青年医疗人员前往内地发展,助力本澳青年医疗人员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而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是最容易且最成熟的切入点。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冯方丹局长指出,合作区占地虽小,但发展的动能相当大,发展方向亦十分清晰,以“澳门+横琴”的发展定位,合作区所有的重大政策必须与澳门紧密连接。她介绍了合作区的医疗资源和澳门青年医疗人员的发展机遇,包括相关的就业政策,以及琴澳医疗卫生培训基地的培训情况等,欢迎澳门所有医疗人员前往合作区就业和发展。
其后,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梁亦好主任介绍了澳门青年医生大湾区专业培训计划,该计划旨在提升澳门青年医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及职业竞争力,以及鼓励澳门青年医生到大湾区就业和发展;社区医疗卫生厅王燕代厅长则介绍家庭医学培训基地及慢性病筛查计划,为医疗人员提供如慢性病管理等家庭医学的相关培训,提升基层医疗的服务能力,推动家庭医学理念;同时,推出慢性病筛查计划,拓阔医疗券应用至慢病预防保健服务,进一步提升医疗补贴计划效能,强化私营医疗市场在健康促进及慢性病预防的角色,并提高居民及早发现和预防慢性病的意识,促进居民主动健康管理。
与会业界代表及委员踊跃发言,均对会议介绍的政策及措施表示认同,并指出医疗人员毕业后首两年临床工作经验尤为重要,《医疗人员专业资格及执业注册制度》规定已为刚毕业医疗人员提供为期6个月至1年的职前实习培训,而透过家庭医学培训基地、慢性病筛查计划、大湾区专业培训计划等,以及一系列国家的支持政策,能为青年医疗人员创设更多条件和机会。同时,与会者亦建议,筹划更多的短、中、长期的系统性培训,从而让青年医疗人员能学以致用;此外,可与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协调,善用持续进修发展计划的资金,以帮助青年医疗人员进行自我增值。针对前往大湾区和合作区发展的青年医疗人员,与会者关注其住宿及交通安排,建议推出住宿政策,如建立人才公寓等,以此增加青年医疗人员前往就业的诱因;亦建议琴澳医疗卫生培训基地可举办更多临床实务操作的培训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