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持续监测传染病在澳门的流行趋势,并制定适切的防控措施,卫生局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强制申报机制》的规定,要求公共或私人医疗机构的负责人、首次诊断医生、填写死亡证明书的医生,以及实验室诊断技术人员,在法定时间内向卫生局申报传染病个案。目前,澳门共有45类疾病需强制申报。卫生局定期对申报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估,并透过公布监测数据,让公众了解传染病的发展趋势,提升疾病预防意识,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2025年4月,卫生局共记录了414例强制申报疾病个案。其中,病例数最多的前三类疾病分别为流行性感冒、猩红热及水痘感染。
- 流行性感冒
4月份共接获142例流行性感冒病例申报,较去年同月的1,936例减少92.7%,较前一个月的320例减少55.6%。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常见于冬春季(1月至3月)。澳门最常见的流感类型为甲型流感(H1N1及H3N2)及乙型流感。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病者的口鼻分泌物传播。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痛、流涕、咽喉痛及咳嗽等。虽然多数患者可自行痊愈,但老年人、婴幼儿及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支气管炎、肺炎等并发症。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 猩红热
4月份共接获73例猩红热病例申报,较去年同月的239例减少69.5%,较前一个月的54例增加35.2%。猩红热是由A群β-溶血性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1至3天,传染途径主要是接触到病患口腔、鼻咽分泌物以及飞沫感染,患者一旦受到感染,在发病前后均具有相当高的传播能力。该病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为高峰,主要多见于2至8岁儿童。主要征状为发热、咽喉痛、草莓样舌及皮疹,皮疹常出现于颈、胸、腋窝、手肘、腹股沟及大腿内侧面;典型的皮疹不出现于脸部,患处皮肤粗糙如沙纸,疹退后皮肤出现脱屑或片状脱皮;服用合适的抗生素可有效治疗,如没有适当治疗,可并发中耳炎、风湿热、肾病、肺炎、淋巴结炎、关节炎等。猩红热没有预防疫苗。
- 水痘
4月份共接获46例水痘病例申报,较去年同月的32例增加43.8%,较前一个月的51例减少9.8%。水痘是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多发生在5至10岁的儿童,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见。传播途径包括经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透过患者的飞沫或散布在空气中的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及接触到被患者伤口分泌物弄污的物件而间接传播。感染初期可能会有轻微发热,及后皮肤出现斑丘疹,随后变成水疱,最后留下粒状痂皮。大多數水痘病例只会出现轻微的症狀并会自然痊愈,但是抵抗力弱的人士会较容易出现并发症,如皮肤感染、猩红热、肺炎及脑炎。初生婴儿若染上水痘,病情可能会较严重,甚至危及性命。儿童可接种水痘疫苗预防感染水痘,一般在出生第12个月后开始接种,约九成接受防疫接种的人士可以产生免疫力。
为减少感染流感及其他传染病的风险,卫生局呼吁居民参考以下图文包,加强个人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