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澳门大学人文学院艺术与设计系和该校伍宜孙图书馆合办的“看‧书"艺术展览今(23)日开幕,展出澳大图书馆珍藏的50多件中西古籍,让观众重新发现书籍的多重魅力,并探讨在数位时代,纸质图书的独特价值与文化意义。
开幕式上,澳大校长宋永华致辞表示,是次展览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对传统文化和阅读方式的一次深刻反思。在数位时代,人们更需要重新审视纸质书的价值,并通过艺术的形式,让更多人爱上阅读,感受文化的魅力。
澳大人文学院艺术与设计系主任李军指出,汉字的象形性决定了它是视觉优先性的文字,故展览更强调书籍的视觉呈现。现场更以纸香配墨韵,让大众以多重感观感受图书字体、版式、插图、装帧、乃至看书人的涂鸦和批注的艺术与文化魅力。
澳大图书馆馆长徐鸿表示,展览的亮点之一是一面由《万有文库》多卷丛书构成的书墙。这套丛书曾以轻便的形式将知识与文化传播到千家万户,令人感慨其为文化普及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然而,书墙也引发人们对未来的思考:在数位时代,纸质图书的角色以及意义是否正在改变。
是次展览收录了多件图书、地图、手稿等的珍贵古籍,其中包括中国现存唯一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摇篮本,1491年版;公元1491年为中国明朝弘治年间,展览亦同时展出明朝弘治年间刻本古籍《新编纂注资治通鉴外纪义》,这本古籍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文宣部部长万速成、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代局长蔡健龙、澳大副校长马许愿、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局长冯方丹、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高等教育厅厅长许嘉路、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调研员李录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代表兼香港文化博物馆总馆长林国辉、美高梅文化艺术高级副总裁郭蕙心等。
展览位于澳大伍宜孙图书馆(E2)一楼展览厅,开放时间为上午10时至下午7时,免费入场,公众假期照常开放,展期至8月31日,现场提供定点及预约导赏服务。详情可浏览澳大艺术博物馆网站 https://library.um.edu.mo/museum/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