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动澳门青少年对健康科学的认识与兴趣,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举办“科学实践:青少年科研指导计划”工作坊,增加高中生于科学实验的经验,提供课堂以外的科学探索。
活动由该院副教授黄冠豪及高级导师陈凯灵带领,吸引了32名联国学校的中五学生参与。黄冠豪表示,活动体现了学院致力于促进社区连结与推广科学教育的理念。学院透过举办实践性的工作坊回馈社会,将学术资源与专业知识分享给澳门社群,为澳门高中学生提供课堂以外的学习机会,弥补高中课程中对科学实验的不足,并透过真实的科学实践启发未来的科学家。
活动以模拟“鉴证调查”形式进行,学生化身“犯罪现场科学家”,透过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基因组DNA提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DNA凝胶电泳等,逐步破解“窃贼”的神秘案件。活动设计结合理论与实践,让学生亲身操作实验仪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期间不仅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真实情境,更展示分子生物学在鉴证科学、医学、基因研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透过沉浸式学习,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并对未来学术及职业发展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
联国学校教师Mona Manouchehri对活动成效表示肯定,并指学生亲身操作实验对于巩固理论知识非常有帮助,亦大大提升了他们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际情境的信心。参与学生一致认为活动是一次具启发性及影响力的学习体验,并对参观学院实验室印象深刻,十分珍惜能在真实科研环境中亲手操作实验的宝贵机会。
“青少年科研指导计划”是澳大健康科学学院推动社区科学教育的重要项目之一。学院期望持续扩展计划,推广至更多学校及学习主题,让科学教育更具吸引力、互动性与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