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主办的“第十三届葡萄牙语国家和地区最高法院院长论坛”于2025年10月21日圆满闭幕。
论坛期间,来自安哥拉、佛得角、赤道几内亚、莫桑比克、葡萄牙、圣多美及普林西比及东帝汶的二十多位司法界代表,围绕议题“法律与司法作为促进各民族人文共融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素”进行研讨,共八位代表在研讨会上发言。
安哥拉最高法院法官Pedro Nazaré Pascoal在发言中指出,该国正推进司法现代化,包括法院电子化、案件效率提升及保障人权机制,但仍面临程序拖延、地区司法资源不均等挑战,呼吁加强区域司法合作与人才培训。
巴西高等司法法院院长Herman Benjamin通过录播方式参会,介绍了巴西与中国在司法领域合作与培训的蓬勃图景,并着重探讨了司法伦理以及新科技发展等至关重要的议题。
佛得角最高法院院长Benfeito Mosso Ramos在发言中强调,法律必须立足于伦理与人格尊严,才能避免沦为纯粹的权力工具。法律应作为跨文化对话的桥梁,在多元世界中寻求普世价值与人权的共通理解。
澳门特区终审法院法官司徒民正指出,法律应回应社会变革与贫困等全球性问题,强调司法应以人权与社会包容为核心,并呼吁法律教育与制度设计应更具公平与前瞻性。
莫桑比克最高法院院长Adelino Manuel Muchanga详细介绍了莫桑比克承认外国在私法领域判决的制度,该制度体现了人们对司法解决争端的信赖,也让每位公民体悟到正义本无国界。
葡萄牙最高法院院长João Cura Mariano指出,法律与司法不只是规范工具,更是促进民族融合与和平的共通语言。法官应成为文化间的调解者,司法机构应加强跨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
圣多美及普林西比第一审法院法官Edson Jordão da Silva在发言中指出,法律是实现社会公正与教育平等的重要工具,应透过法律教育与制度信任促进包容性发展,并强调文化多样性与法律确定性可以共存。
东帝汶上诉法院院长Afonso Carmona强调,法律是超越文化与政治差异的共用语言,能为人文共融与公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论坛的闭幕式在10月21日上午举行,大会通过并签署了《会议总结报告》,并决定由莫桑比克承办下一届论坛。
澳门终审法院院长宋敏莉在闭幕式上致辞。宋院长指出,法律秩序以及与之相伴的司法体系,不仅是通往稳定、理解、信任、和平与繁荣道路的载体,更是其催化剂。葡萄牙语国家和地区的法制各具风采,却又彼此呼应,彼此的经验永远有值得借镜之处。希望各位与会者能够坚定守护历史文化传承,确保葡萄牙语国家和地区最高法院院长论坛历久弥新。
本届论坛圆满举行,成果丰硕,充分展现了各方代表的高度专业与积极参与。不仅促进了葡萄牙语国家和地区的司法交流,更为维护司法公正和提升司法效率贡献了宝贵的资源和思路。相信各论坛成员未来能够继续携手合作,将理念转化为司法实践和具体的改革政策,共同实现以法治促进人文共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愿景。
在论坛闭幕后,与会成员参访了澳门特区终审法院并应邀出席了2025/2026年司法年度开幕典礼。此外,与会各方代表团团长还分别与行政长官及立法会主席会面。
论坛结束后,各国代表团将应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邀请,赴珠海及深圳进行为期4天的访问,了解内地的发展及司法制度的现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