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藉着“世界传统医药日”,“2025年世界卫生组织区域间培训工作坊暨世卫传统医药合作中心(澳门)成立10周年活动” 于今(22)日举行开幕仪式。活动由世界卫生组织(下称“世卫”)主办,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承办,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部长万速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综合部主任郭晓峰、世卫传统、补充和整合医学处处长金承哲、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顾问吕红、卫生局代局长郑成业、药物监督管理局局长蔡炳祥、卫生局仁伯爵综合医院代院长戴华浩、镜湖医院院长吴培娟、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药合作中心(澳门)主任莫蕙、世卫代表及专家顾问、医务委员会成员,以及本澳中医药社团代表等共约100人出席了开幕仪式。
在开幕仪式上,金承哲处长致辞时首先代表世卫感谢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大力支持以及长期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并回顾了自2011年开启的合作历程,尤其世卫传统医药合作中心(澳门)成立10年以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例如共同组织了16期区域间培训工作坊及16期本地培训工作坊,惠及全球逾3,100名专业人士,显着提升了各国在传统医学领域的监管、质量及临床实践能力,该中心已发展成为连接世卫与全球在传统医学培训的重要桥梁。而是次开幕仪式后举行的工作坊正值《世卫全球传统医学战略2025–2034》发布之际,将聚焦分享各国传统医学的经验,尤其传统、补充和整合医学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对于落实下一个10年发展规划具重要意义。
郑成业代局长致辞时充分肯定世卫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卓越贡献,从《世卫传统医学战略2014-2023》的实施,到传统医药纳入《国际疾病分类》及术语标准化,再到新全球传统医学战略草案的通过,均为全球传统医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是次工作坊不仅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与世卫第4个传统医药合作计划的首个培训活动,更是庆祝世卫传统医药合作中心(澳门)成立10周年的重要里程。他强调,该合作中心自成立以来,在积极支持世卫传统医药发展,搭建国际交流国内合作平台,推动本澳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成效显着。总结过往,赋能未来,世卫传统医药合作中心(澳门)将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开创新未来。
是次工作坊于10月22至24日一连3天在本澳举行,来自22个世卫成员国/地区(其中1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及5个葡语系国家)共约60位传统医学官员、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齐聚本澳,共同探讨传统、补充与整合医学产品的质量与安全;而今(22)日亦举行了世卫传统医药合作中心(澳门)专家组会议,凝聚专家及中医业界力量,为本澳中医药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探索发展方向规划未来。
此外,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与世卫将于10月25日共同主办“本地培训工作坊”,邀请世卫代表讲述最新传统医学战略,以及内地和本澳的青年中医分享自身成长和入行的经历;同时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启动“青年中医成长引航计划”,期望通过深化专业知识、推动传承与创新、拓展行业视野,提升本澳青年中医专业自信,已吸引近300名本澳中医药从业人员及大专院校学生报名参加。同日(即10月25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亦将组织全国名中医师徒到黑沙环明晖护养院提供中医药健康咨询服务,帮助长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促进中医药在社区的普及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