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乐团将於本周六〈四月十二日〉晚上八时假岗顶剧院举行《真情俄罗斯》音乐会,演绎着名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鲍罗丁、普罗科菲耶夫及斯特拉汶斯基的作品,以四首精致乐曲呈献情牵俄罗斯的音乐之夜。 俄罗斯的人文艺术气息浓厚,非常重视音乐发展,音乐家谱写的乐韵高雅独特,触动人心。《真情俄罗斯》献演曲目包括: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第一《哀歌三重奏》、鲍罗丁D大调第二弦乐四重奏、普罗科菲耶夫C小调《希伯来主题序曲》以及斯特拉汶斯基的管乐八重奏,小巧玲珑的乐曲让听众倾听俄罗斯的音乐精粹。 拉赫曼尼诺夫在十九岁时写下了G小调第一《哀歌三重奏》,这是一首在东欧极受欢迎的“丧礼音乐”。全曲只有一个乐章,曲式结构十分精简。乐曲结尾忧怨,庄严静默的气氛令此曲成为丧礼进行曲。这首作品蕴藏作曲家本身的忧郁情感,以及多变的和弦运用技巧,是他其后创立个人音乐风格的伏笔。 鲍罗丁最着名和最受欢迎作品──D大调第二弦乐四重奏,背后有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鲍罗丁与俄罗斯女钢琴家普罗托波波娃对音乐有共同的喜好和热诚,双双堕入爱河,共谐连理。他和妻子婚后一直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可是普罗托波波娃的健康每况愈下,令鲍罗丁心痛不已。为了重拾和怀念他俩当年从邂逅到结婚的甜蜜回忆,鲍罗丁写成了这首作品,把它献给病重的妻子。曲中没有繁复的结构,情调舒适温柔,彷如一段爱的宣言,同时亦渗透着作曲家对过去的怀缅之情。。 音乐会还献演普罗科菲耶夫的《希伯来主题序曲》,他当时受到一队由犹太室内乐队邀请,为筹备资金兴建耶路撒冷音乐学院,写作一首乐曲作巡回筹款表演。此曲奠定了普罗科菲耶夫个人独特的音乐风格;另外一首作品斯特拉汶斯基的管乐八重奏,见证了他音乐历程中的蜕变,他放弃了后浪漫主义的浮夸华丽的音乐风格,重新寻求着重平衡和层次分明的音乐主题。管乐八重奏共有三个乐章,其中加入了爵士乐节奏元素,节奏旋律紧紧环扣,可听性高。他曾说:“与其他乐器相比,木管乐器更能为乐曲做出紧密的结构,令乐曲架构更加鲜明”,故特地创作了这首管乐八重奏作品。澳门乐团当晚献奏的首首乐曲满溢俄罗斯的特色音乐风情,欢迎市民购票欣赏。 《真情俄罗斯》音乐会门票现正於广星城市售票网公开发售,票价为澳门币三十元。购票热线二八五五五五五五,更多节目资讯可浏览文化局网页www.icm.gov.mo或致电八三九九六六九九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