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大向7位杰出人士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澳大向杰出人士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澳门大学今(11)日举行“2021年荣誉学位及高等学位颁授典礼",向刘遵义、陈凯先、中村修二、李兰娟、李效良、朱丽兰及江朝晖颁授澳大荣誉博士学位,以表彰其卓越成就、为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颁授典礼上,行政长官兼澳大校监代表、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在澳大校董会主席林金城、澳大校长宋永华陪同下颁授荣誉博士学位。刘遵义教授获颁荣誉教育博士学位、陈凯先教授获颁荣誉理学博士学位、中村修二教授获颁荣誉理学博士学位、李兰娟教授获颁荣誉理学博士学位、李效良教授获颁荣誉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朱丽兰教授获颁荣誉理学博士学位和江朝晖女士获颁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欧阳瑜致辞时首先向获颁发荣誉博士学位的七位杰出人士,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取得非凡的成就,为国家的发展和世界的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欧阳瑜向毕业生和家长表达最真挚的祝福,也向大学爱岗敬业、学术精湛的教职员团队致以由衷的敬意。

澳大人文学院讲座教授孙艺风宣读刘遵义赞辞时表示,刘遵义教授是一位享誉全球的经济学家,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前瞻性的教育理念而闻名。除了在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及东亚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外,他还是一位富有远见的教育领导者。简而言之,他在众多领域都有杰出建树。

孙艺风宣读中村修二赞辞时表示,中村修二教授是可持续能源技术的先驱者。他因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LED)而成为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获奖者之一。中村教授的发明不仅彻底改变了照明行业,更推动产生了如今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白色发光二极管,为人类的福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孙艺风宣读李兰娟赞辞时表示,李兰娟教授作为中国人工肝事业的开拓者,创建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获重大突破,显着降低肝衰竭的病死率。在是次新冠肺炎抗击战中,她和团队所提出的“四抗二平衡”方案及带去的人工肝、微生态和干细胞三大技术,显着提高了重症救治率。

孙艺风宣读李效良赞辞时表示,李效良教授为运营管理的创新研究奠定了基础,塑造了供应链理论和实践的思维方式,并彻底改变了世界各地的商业模式。李效良因普及运筹管理中的长鞭效应概念而闻名,并探索了应对这种现象的措施。如今,各国在疫情及紧张的经济局势下,长鞭效应愈发突显,引发供应链严重破坏。李效良具有远见的研究如雪中送炭,帮助行业应对困境,从而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

孙艺风宣读朱丽兰赞辞时表示,在科研工作中,她发现了一种突破性和创新的染色技术用于制备样品,在国内外科技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她以非凡的科技成就荣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等重要荣誉称号,以自己辉煌的业绩为自己在世界科技圣殿赢得了应有的崇高地位。

澳大中华医药研究院代院长陈新宣读陈凯先赞辞时表示,陈凯先教授从事药物研发40余载,杰出的科学成就以及对国家、澳门、澳门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贡献使其拥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声望。他对澳门和大湾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充分体现了其为国家医药发展战略奉献的使命感。

澳大科技学院院长须成忠宣读江朝晖赞辞时表示,江朝晖女士参与研发的重大发明和专利,至今累积超过15项与存储虚拟化、导航、文件系统和电源管理相关,无不实用性高,使用广泛,提升人类生活便利度。作为卓有成就的发明家,江女士往往能把高深的科技和理论化繁为简,普及大众。

最后,陈凯先作为荣誉博士代表宣读谢辞。他很高兴看到澳门及大湾区的医药事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典范:从澳大建立的第一个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到大湾区中医药的蓬勃发展,澳大在整合大湾区中医药领域优秀人才中贡献了巨大作用。此外,他认为澳大的管理团队拥有远见卓识,不仅在学术上为学生提供科研沃土,同时为社会输送了许多拥有责任心的人才。他很荣幸能跟澳大展开交流与合作,并对澳大近年取得的成就表示由衷祝贺。

查看图库


此页面有问题吗?

帮助我们改进GOV.MO

* 必填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