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政府正从多方着手加快推进青洲坊规划的落实执行


土地工务运输局会将对青洲坊内的多个霸地个案陆续启动清迁前的预审程序,倘占用人在限期内不将土地归还特区政府,政府会采取跨部门联合收地行动。待完成馀下木屋户的安置及地段内的霸地个案后,政府会加快青洲坊规划的落实执行,当中包括发展公屋、开辟新道路网,增加现代化的社会设施,冀能改善整个青洲以至西北区内居民的生活条件。
稳妥有序落实规划 致力改善区内环境
青洲坊地段现时剩馀1间有登记木屋(原登记为3间)未与政府达成安置共识,政府将继续积极与他们进行谈判,冀望当事人能从整体公众利益为依归,能如絶大部份的青洲坊木屋住户般与政府达成搬迁补偿的共识。
为促使青洲坊项目得以尽快落实执行,以达至政府当初改善青洲坊木屋住户居住环境的首要目的,已同时启动了其他工作,土地工务运输局会着手跟进该地段内的霸地个案,故会对多个已开立卷宗的霸地个案陆续启动清地前的预审程序,倘有关占用人未能在指定期限内将土地归还,政府会采取跨部门联合清迁行动,收回霸地。另一方面,政府亦加紧进行兴建一条贯通白朗古将军大马路的新道路之前期准备工作,预计在今年上半内动工。
多方着手抓紧进度 落实万九公屋目标
政府希望透过上述“两条腿走路”方式,抓紧追回被耽误的建设时间。为协助有居住困难的低收入家庭的住屋问题,政府积极、稳妥和有序地落实万九公屋的兴建目标,并透过公屋项目兴建,同时改善区内的社区服务设施和优化道路网,以同时提升区内整体居住环境。因此,政府在全面收回青洲坊土地后,会透过加快在青洲坊兴建公共房屋、建设超过5千平方米的广场、绿化步行公共休闲设施、卫生中心与公共停车场, 以及配合未来的发展所全面收回的地段,并启动已被搁置多年的新主干道路兴建工程。
位於青洲坊木屋地段上的新道路,将成为西北区新主干道之一,争取在今年底前竣工和通车,届时将贯通白朗古将军大马路作为主干道,连接台山和筷子基区。同时,藉此契机亦会对李宝椿街与鸭涌马路的路网进行整治建设,预计同样在今年底实行通车。此两项重要交通干道的建设,扩大区内整体路网承载力及通达性,提升居民出行的便捷性,优化社区设施,改善西北区生活环境,促进该区的全面发展。
综合考虑审慎规划,由点带面推动发展
为改善青洲坊木屋居民以至整个西北区的居住环境,澳葡政府於1989年将青洲坊地段1、2及3批给百利顺发展有限公司,并要求承批人必须清迁和安置所有地段内及其周边规划兴建公共道路之用地上的木屋户,须安置木屋户约1,450个。 鉴於腾空大面积的土地和安置千多个木屋户是一项复杂和难度较高的工作,难题众多。当年,承批人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磋商,以寻求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至1995年澳葡政府修改1989年的批地合约(如将原来22,700多平方米的批地面积缩减为16,400多平方米,并以地段4兴建公屋作为批地的部分溢价金),期间承批人与政府一直保持沟通联系,安置木屋住家团。
直至2008年,为回应社会诉求,增加公共房屋的供应量,同时在纵观澳门半岛的整个西北区,青洲坊是区内难得一幅地段完整而面积较为大的地段,土地集中,应急性快,除可配合万九公屋兴建较大数量的公屋项目外,亦可透过将地段1、2和3连同地段4的整合规划,充分利用青洲坊地段的优势,将社区服务设施、公共设施、新道路网络、以至绿化区等改善区内生活条件及环境的基建更有效地作出整体的规划,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效益得到最大的发挥,为青洲以至西北区带来新契机。
签订协议收回土地 有利更好统筹工作 基於此,政府与发展商於2008年签订置换土地的协议书,在多方面作出了修改及规限,主要包括地段1、2及3交回政府,并由政府重新规划和兴建公共房屋;政府将批给另一幅土地予发展商;发展商仍须负责於指定期限内腾空地段的工作;在地段4兴建公共房屋并交还政府;以及其执行原批给合同既定的其他特负担。
政府是可依法因承批人延迟发展而收回土地,但基於承批人已对合同有一定的履行(如完成大部份木屋户的清迁和安置、兴建了新道路,以及对地段4进行了基建工程等),倘政府收回土地定会展开漫长的司法诉讼,这势必严重影响北区道路网的优化及青洲地段兴建经屋的进度,也没法在短期内改善该区居民的居住环境;最重要的是从公共利益出发,期望透过签署协议书,尽快收回地段以发展经屋计划,以及展开其他能美化区内市容环境、完善社区设施、优化交通道路网及规划配套项目,从而加快促进西北区发展,提居民、营商、交通、环境的水平,务求能整体改善区内居民生活素质。
持续清迁安置工作 木屋数目不断减少
青洲坊地段自1989年批出,涉及需安置木屋约1,450户,至1995年修改批示时尚馀812间,在2008年签订协议书时馀下179间,至2009年11月23日再签订延长协议书清迁期限时,木屋数为167间,到2010年11月23日期限前木屋尚剩148间,而至清迁最后期限届期时的2011年1月2日,地段内尚馀1间有登记木屋(原登记为3间)、1间棚屋、1个铁篷及3个货柜的清迁工作。由此显示木屋数目是逐步减少,承批人在过程中有作出了相应的工作。除了清迁安置外,亦展开周边道路网的兴建工程,包括在2000年,建成了一段连接鸭涌马路和何贤绅士大马路的新道路;2002年,完成了新的青洲坊马路建设并通车,此新路横穿青洲坊,连接何贤绅士大马路、鸭涌河边街和青洲大马路、沙梨头北街等几条主要道路。该两条新道路的建成,大大纾缓了该区及周边区域道路间的交通压力,促进青洲区及整个西北区的经济发展及提升居民的生活便捷性起到高效的作用。
青洲坊地段清迁工作,政府一直作出跟进,与承批人保持长期沟通,自2010年6月15日之后,双方每周举行至少一次会议,跟进青洲坊问题,并多次敦促发展商履行合同,尽快完成清迁工作,确保公屋兴建项目的开展。政府亦定期派员巡查木屋并作记录,并在与承批人之定期会议上了解不同阶段之木屋清迁情况。
同时,就木屋居民透过公共房屋安置之事宜上,政府与居民的沟通亦从未间断,收集居民意见后立即向发展商反映,持续不断与居民其解释及说明有关情况。与居民、社团、社会人士及承批人等各方保持紧密的沟通,积极跟进处理不同个案,除主动巡查地段外,自2009年起的沟通次数更为频繁,先后计算约30次的会晤,在2010年的次数更达近40次。
承批人没履约部份 修改合同会作扣减 鉴於承批人最终在期限届满前未能全部完成补偿和清拆工作,政府日后与发展商修改合同时,会依照《土地法》的相关规定,对此作出相应的扣减。 为青洲坊以至西北区居民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促进整区的发展,政府一直积极稳健的推进青洲坊项目的进行,日后会加紧推展并严格监管青洲坊项目的兴建及其他工作;此外,亦严格按法律法规进行土地的置换工作。在青洲坊木屋地段整个清迁过程,政府承认是存有改善之处,会总结整个处理过程,认真检讨,日后亦会加快向公众披露相关工作进度,进一步提高讯息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