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理工学院举办抗战论坛暨《抗战时期澳门日志》首发仪式

澳门理工学院举办抗战论坛暨《抗战时期澳门日志》首发仪式

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于5月7日上午9时30分在该院汇智楼1楼1号演讲厅举办“澳门与抗日战争”史学论坛暨《抗战时期澳门日志》首发仪式,向澳门教育界赠送新书。

出席首发仪式的主礼嘉宾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与青年工作部部长徐婷、教育暨青年局教育研究暨教育改革辅助处处长黄逸恒、澳门中华教育会会长何少金、华侨报社长郑秀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虞和平、暨南大学澳门研究院院长叶农、澳门理工学院院长严肇基、中西文化研究所所长林发钦等。来自各地的十多位抗战史专家、本澳十多个历史文化社团的负责人和十多所中学的校长和历史老师代表参加会议。

在开幕式上,澳门理工学院院长严肇基提到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的“澳门与抗战”研究始于2015年,经过数年的持续研究和推进,其研究领域涉及口述历史、史料整理、专项研究、历史图志等多个方面,以“抗战研究丛书”为形式出版的阶段性成果有:《澳门人的抗战》、《孤岛影像:澳门与抗日战争图志》、《平民声音:澳门与抗日战争口述历史》、《抗战文献文物图录》、《澳门与抗日战争》、《抗战时期澳门日志》等,其主题围绕抗战时期的澳门、华人社会抗战、抗战文献文物整理、推广历史教育等而展开。其宗旨和目标是为构建抗战时期澳门的文献文物史料库,客观记述抗战时期的澳门社会发展,彰显澳门华人社会在抗战中的应有历史地位,为复原中国抗战的多样性特点贡献力量和智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虞和平致辞称,澳门在抗日战争中处于特殊的政治和地理环境,为抗日战争做出了特有的贡献,具有特别的意义,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澳门抗战史研究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把学术研究与大众教育相结合、开展学界与社会的互动,如采用图志图录、电视专题片、报刊宣传、文物展览、口述访谈、报告会、教辅材料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凡此种种,不仅扩大了中国抗战史研究的领域,丰富了抗战史研究的内涵,开辟了抗战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而且扩大了澳门抗战史的社会传播面和影响度,很好地发挥了抗战史研究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最新出版的《抗战时期澳门日志:中文报刊视野下的战时澳门社会(1931—1945)》,分为上下两册,百余万字,对抗战十四年间澳门境内所发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以及澳门华人抗战救亡与赈济难民难童等内容,都有较为系统的记载。

中西所致力于历史文化的教育、研究和普及推广,近年与本澳不同的社团和机构合作,开展口述历史、史料整理、文献电子化和专题研究等工作,并透过出版、展览、电视纪录片和报章专辑等形式陆续发布研究成果。在开展严谨学术研究的同时,非常重视将学术成果转化成社会普及读物,向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年学生传播,促进历史文化教育工作的发展。

查看图库


此页面有问题吗?

帮助我们改进GOV.MO

* 必填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