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家大屋由即日起一连两周,将继续展演安徽省民间的传统技艺 ── 皮影雕刻和核雕,邀请着名艺术家何泽华及马勇兵即场展演并举行工作坊。展演活动日期至11月2日。 皮影雕刻家何泽华,从小受父辈的耳濡目染,对皮影的雕刻、制作研究颇深。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皖南民间皮影艺术的设计雕刻制作工作, 2000年成立了“何泽华皖南皮影工作室”,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能保持原生态皮影演出的民间团体。 皮影戏在安徽皖南地区经历了4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明末清初时期,大量湖北移民的到来,同时带入了皮影戏。这种民间娱乐被当地劳动居民视为“动画小电影”,深受民众的喜爱。何泽华表示,皮影以小水牛皮和小黄牛皮制作,皖南皮影刻制的独特性在於“推皮触刀”,即执刀的手不动,另一手则移动牛皮来完成雕刻,有别於其他的流派。除此以外,还要掌握刻、扎、凿、打、挑的雕刻技艺。雕刻技法上有一套工序要诀:“先刻头帽后刻脸、眉眼刻完刻鼻尖,须发服饰全刻完,最后整装把身安。” 工艺家马勇兵自小喜欢根雕,在乡下采集根雕材料的过程中,马勇兵发现桃核的纹路也很自然,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从此开始核雕创作。他无师自通,连雕刻用的工具都是自制的。马勇兵的核雕风格独特,刀工精巧细致、寓意深远。善於核雕、根雕、盆景、篆刻等多门手艺,其至今共创作核雕作品一千馀件,被业内人士誉为“宣城核雕第一人”。 核雕工艺从果核的采摘、选择、构思、雕刻以至包浆(核雕的一种保养方法)均需具备毅力、眼力、构思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方能赋予核雕艺术品无穷生命力。马勇兵表示,“每一件作品都是唯一的,无法复制的。” 那些核雕看似随心所欲而作,但里面却包含了刻者无数的心思及深厚文化功力。他指出,核雕制作先是看一个桃核的纹路、质地;然后这些纹路就能幻想成花鸟虫鱼、人物或器皿了,最后就是制作,全神贯注,一气呵成。 两位安徽省民间工艺家展演活动,欢迎广大市民及游客前往卢家大屋欣赏。而周末设有工作坊,可以藉此共同学习传统手艺及互相交流心得。工作坊的时间安排如下:皮影雕刻工作坊10月25日(周六)及26日 (周日)下午三时、11月2日(周日)上午十时举行;核雕工作坊10月26日(周日)上午十时、11月1日 (周六)及2日(周日)下午三时开始。报名费用为20元正,学习时间约为两小时。由11月4日起,安徽民间工艺活动将有剪、撕纸及刻铜的民间手艺展演,内容精彩独特。如欲查询更多活动资料,可於办公时间致电83996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