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男子证实感染猪链球菌 政府呼吁市民注意预防


卫生局今天(7月31日)收到仁伯爵综合医院报告,昨日公布的一名猪链球菌怀疑感染个案,今日已确诊。 该名患者由7月27日开始发热和头晕,29日病情恶化,出现昏迷和脑膜炎病徵而入住仁伯爵综合医院深切治疗室。 7月30日血液培养发现链球菌,7月31日分型结果证实为猪链球菌。目前患者已出现多器官衰竭,情况十分危殆 。这是本澳首例报告的人猪链球菌感染个案。 民政总署证实,患者发病前在街市某肉档任散工,负责托猪,拆肉和摊位的清洁工作。卫生局和民署人员今日已到有关街市实地调查,并教导有关人员注意预防。目前患者家属和同事均没有任何猪链球菌感染病徵。 近日民署在入口检疫及屠场屠宰检验中,均未发现异常情况。民署已即时与相关业界开会,并对本澳屠宰场公司及肉贩发出相关指引,提醒有关人士处理猪肉时注意事项。根据法例,生猪在入口本澳时须接受民政总署强制性卫生检疫。在本澳屠宰场屠宰后,经过民政总署的检验检疫,如出现感染病徵的猪只将被销毁,合格的鲜猪肉才会运往街市出售。 为预防感染猪链球菌,卫生局和民政总署呼吁市民采取下列措施: - 保持个人及环境衞生;
- 购买和食用经检疫的猪肉,避免接触、购买未经检验检疫、走私或来历不明的猪肉;
- 避免接触有病或因病死亡的猪只;
- 如有需要接触猪只或生猪肉,应该戴上手套;
- 接触猪只或处理生猪肉后洗手;
- 如手上有伤口,伤口须以防水胶布妥善包扎才可接触猪只或生猪肉;
- 处理、盛载生猪肉和熟食的器具分开;
- 猪肉应在彻底煮熟后才可食用。 市民如怀疑感染猪链球菌,应立刻就医,并告知医生曾否接触猪只或处理过生猪。 卫生局和民政总署强调,食用彻底煮熟的猪肉或猪产品不会有感染猪链球菌的风险。民署仍会继续在入口检疫、屠宰检验及卫生监管上把关,并密切关注事件。民署已即时通报内地相关对口部门,并已即时联络海关,希望加强打击不明来历的肉类。 猪链球菌病是人畜共同传染病,常见於猪只。猪链球菌可存在於幼猪的扁桃腺,通过猪只间鼻子与鼻子的接触或透过近距离的喷沫在猪只中传播,亦广泛存在於健康的哺乳类动物,在人或动物抵抗力减弱或外部环境改变时,可能引起人和动物发病。天气炎热、空气潮湿,有利於链球菌的繁殖传播,因此6月至10月是好发期。人偶然可通过接触带细菌的猪只,其分泌物、排泄物或其生肉感染。侵入人体的途径包括伤口或口鼻粘膜。猪链球菌感染可引致脑膜炎及败血病,少数情况下会出现心内膜炎、关节炎及支气管肺炎。虽有适当的抗生素可治疗,但其死亡率甚高。学者认为人感染猪链球菌多与动物源性职业病有关,常见的较高风险职业包括饲养猪只人士、於屠房工作人员、负责处理及运送肉类的人士、售卖鲜肉人士及厨师。 世界各地在猪链球菌病的防治上的主要措施是控制生猪疫情,同时监管屠宰,严禁私屠病、死猪。从事较高风险职业人士,应加强个人及食物卫生,避免接触有病或因病死亡的猪只,亦要避免接触它们的排泄物及体液,以防感染猪链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