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今年5月的综合消费物价指数为123.35,较去年同月上升8.95%;其中食物及非酒精饮品类、医疗类和交通类的价格指数分别上升18.60%、14.20%及12.15%。 在食物及非酒精饮品的细分组中,升幅显着的包括罐头肉类(+80.60%)、新鲜牛肉(+69.00%)、米(+67.53%)、新鲜猪肉(+58.80%)、食用油(+57.67%)、急冻或冰鲜猪肉(+46.10%)、淡水鱼(+35.78%)、粉麪(+27.11%)、急冻或冰鲜家禽(+24.14%)及外出用膳收费(+14.58%)。在医疗与交通方面,医疗诊金(+25.79%)及无铅汽油(+29.53%)录得明显升幅。在住屋及燃料方面,尽管石油气价格(+26.49%)、住屋保养及维修费用(+27.26%)及住屋租金(+14.17%)大幅上升,但政府向住户提供的电费补贴令同比升幅放缓至7.45%。 另一方面,通讯和教育的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月分别下跌6.87%及5.83%,主要是流动电话服务收费下调及政府在今学年增加非入网学校学生的学费津贴所致。 今年5月的甲类及乙类消费物价指数分别为125.02及122.84,较去年同月分别上升9.03%及8.83%。 今年5月的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较4月上升0.79%,其中衣履、交通和住屋及燃料的价格指数分别上升2.68%、2.03%及1.35%,主要是夏季成衣新货上市、汽油价格持续上涨及住屋租金上升所致。此外,甲类及乙类消费物价指数较4月亦分别上升0.69%及0.84%。 今年1至5月综合消费物价的平均指数较去年同期上升8.99%;而截至今年5月为止的12个月,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较前一期上升7.40%。 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是反映物价变化对本澳整体人口的影响。甲类消费物价指数代表约49%住户,每月平均开支在3,000至9,999澳门元之间;乙类消费物价指数代表约31%住户,每月平均开支在10,000至19,999澳门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