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可持续中心主任代表澳门特区出席全球智库峰会


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全球智库峰会”於2009年7月2日至4日期间在北京举行,共计900多名政府官员、国际组织和着名智库代表汇集首都,共谋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路向。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分别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谢志伟主任代表澳门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中心,并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理事的身份出席了是次峰会。 本次峰会以“全球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展望”为主题。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峰会开幕式上,介绍了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和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他表示,通过加大公共投资、鼓励居民消费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已使总体形势趋於稳定。我国会把握这次机遇,加快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振兴重点产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后会继续以“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为重点,深化在多个领域的改革,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继续完善制度、扩大开放。 在是次峰会中,各国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所造成的影响,交流各国的应对经验,寻求走出危机的可行性方案,从而构建起全球经济的新秩序。 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中心是澳门特区唯一受邀参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工作的单位。是次出席峰会,显示出作为我国顶尖智库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对澳门意见的重视。与会期间,可持续中心主任谢志伟与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就当前澳门的经济发展形势、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的建设、加强两地智库联系等多个话题进行了坦诚而友好的交流。 进一步探索智库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可发挥的作用,是本次峰会的专题之一。随着政府和企业决策内容的日益复杂化,官方及民间智库在影响决策和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愈加重要。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主席约翰‧桑顿提出,质量、独立性和影响力是打造顶级智库的核心价值。所谓“质量”,即吸纳不同领域的优秀学者,加强智库的研究力量;“独立性”,即尊重事实、尊重分析,尽量减少资金来源及其他外部因素对研究的影响,以建立智库的可信度;“影响力”,即对政策发挥影响,通过多种形式向政府发表对各类重要问题的看法。此外,与会者还对智库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加强交流与合作的途径和方式等展开了深入探讨。 就形成金融危机的原因而言,不少学者认为,放任市场行为,缺乏监管,是产生巨大的泡沫的主因之一。近年不少金融机构把一些债务包装成金融衍生产品进行对外销售,并把本该由金融机构自己承担的风险推到市场外部,以致拖垮市场;此外,过度消费、金融机构的巨型化和全球化,也导致整个金融系统发生了问题。 就下阶段经济发展的新方向而言,“兴利除弊”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制度,是多位专家学者讲话的重点。原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指出,世界各国应合力完善现有的金融体系,制定普遍认同的监管标准和规范;着名经济学教授厉以宁更明确讲到:“不改体制,制度难以维持;改了体制,制度将继续保存下来。这就是制度调整的实质。”他提出,我国应进一步推动在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体制改变,并以此作为走出金融危机影响的有效手段。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也是本次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提出,在东亚形成超国境的统一货币之前,可尝试使人民币和日元成为东亚贸易的货币,逐渐替代美元。与此同时,各国也需形成一种更好的汇率联合协商机制。 从是次峰会的规模、影响到大会的组织、协调,无不显示出我国努力打造国际一流智库、创建智库思想交流平台的决心,看到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希望通过在全球智库间开展更有效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并扩大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塑造我国的软实力。另一方面,参与峰会的与会嘉宾也有很高的积极性,即使是各分论坛,也常常是摩肩接踵,听众甚多。充分看到各国智库代表对早日走出金融危机影响以及学习别国先进经验的期盼。 除了主论坛之外,本次峰会还设有促进贸易自由化与投资便利化、可持续发展与宏观经济政策、跨国公司在金融危机中的战略与责任、全球消费储蓄及金融安全、重大经济问题与智库合作等五个平行分论坛。而出席是次峰会的主要嘉宾还包括: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乡村银行创始人尤努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组织秘书长素帕猜、联合国秘书长特别顾问萨克斯、美国前劳工部长赵小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