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被围封及可能产生严重危险的地方,均被定义为「密闭空间」。 地下污水渠、贮槽、沙井、水缸、沉箱、隧道、密室、锅炉、筒仓和船舱均为「密闭空间」。可能产生严重危险包括:[一]因空气中含有爆炸性物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或易燃固体而发生爆炸或火警,引致工作人员严重损伤的危险、[二]因工作环境温度上升而引致工作人员丧失知觉的危险、[三]因气体、烟雾、蒸气或空气中含氧量不足而引致工作人员丧失知觉或窒息的危险、[四]因任何液体水平升高而引致工作人员遇溺的危险以及[五]因陷入自由流动固体的危险或因此而引致工作人员窒息的危险。 由於「密闭空间」内可能存在有危害性气体,包括俗称「沼气」的甲烷[CH4] 、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和其他易燃气体。另外,氧气含量不足,高温、潮湿,以及空间狭小等不良条件构成的工作环境,对在该等工作地点内工作的人员,可以造成严重或致命性伤害,如中毒、窒息、烧伤、中暑、触电、听力及呼吸系统受损等等。所以在「密闭空间」工作前及工作期间,有效的意外预防措施是不可缺少的。 各相关行业的雇主和雇员,对「密闭空间」工作的安全,在进入前,都必需要有一定的的认识和了解,并严格遵守四个工作安全程序: 程序一:进行风险评估
在进入「密闭空间」工作前,必须由合资格人士对空间的内、外环境,以及工作时可能遇上的各种危害进行分析及评估,以助制定一套可行有效的预防措施,来消除或控制存在的各种危害。 程序二:发出工作许可证
为确保所有安全措施均已做妥并经过检查,工作人员必须在领取工作许可证后才可进入「密闭空间」内工作。工作许可证是安全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一种明确和有效的沟通方式,工作时须连同风险评估报告张贴在密闭空间入口的当眼地方。 程序三:设定紧急应变措施
意外不幸发生时,为减轻意外对人员造成的伤害,紧急的救援及应变措施是必须预先准备的,例如警报及通讯方式、紧急联络电话、救援用具及急救用品等。 程序四:配戴个人防护装备
当上述的程序已完成后,被核准的工作人员在配戴合适的安全带和安全帽等个人防护装备后,才可进入「密闭空间」内工作。配戴个人防护装备前应进行检查,并配戴正确。 另外,进入只有一个「进出口」和「进出口」非常狭窄的密闭空间,足够的安全设备是必需的,包括场地装备放置[进出口旁]及个人保护装备,场地放置的设备包括:三脚架及防堕器、防爆型毒气表、防爆型吹风机、防爆型通讯器、防爆型手灯、急救箱、复苏器、呼吸器、担架床活动围栏、雪糕筒及标志牌和救生绳等,而个人使用的安全装备则包括:全身式安全带、防爆型头灯和安全鞋。 「密闭空间」是一个危险性极高的工作场所,劳工事务局在此呼吁所有雇主和雇员,当有需要在这类场地进行相关工序时,必需采取相关的安全措施,严格遵守安全指引,正确使用安全装备,以防工作意外发生,保障人员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