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四日的第十五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MIF)於10月24日圆满结束,第十六届MIF将於2011年10月20日至23日举行。 整体活动总结 本届MIF整体规模和参展参会国际化程度有明显提升,展示内容更加丰富。本届MIF一连四日共吸引超过81,000人次入场参观,当中专业客商超过8,200人次,比上届增加4%。本届MIF共促成了1,151场商业配对;四天会期场内共达成了62项签约。本届MIF四日内共举行了35场论坛、会议和推介会等活动,共有6,700人次参加(增加26%)。 本届MIF展位规模比上届增长30%,海内外参展商共760个,超过1,400个展位。展会亦新设了北京展区、珠海-横琴投资项目展区、海南国际旅游岛投资项目展区,文化创意产业展区、小家电展区等多个专题展区。此外,扩设展销区域,包括两岸四地参展的中小企业展等,丰富了展示交流的内容。 本届展会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客商前来参会,其中,包括多个中央有关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等多个内地省区,以及葡萄牙、东帝汶、菲律宾等国家均由部级领导率团来澳参与是次盛会,显示MIF在海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展会期间,举办了多场会议、论坛和商业配对、产品服务推介等活动,盛况空前,吸引海内外众多参展商到场参加。期间举行多场高层次的论坛会议,主讲嘉宾为政府官员,工商领袖,行业翘楚及专家学者等,专业性及交流成效不断提升。例如“国际贸易论坛2010”活动吸引来自海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界代表、商界领袖汇聚一堂,共商区域经贸投资合作。 “第七届世界华商高峰会”期间,来自全球各地近1500名华商共聚澳门,交流研讨大中华经济圈的商机发展。 “北京-澳门经济合作推介洽谈会”、 “珠海横琴新区商机推介会”等,与相关展区互联互动,深化投资合作商机平台功能。 此外,大会安排澳门与葡语国家、东盟、拉美、欧盟、以及北京、珠海-横琴等中国内地多个地区的经贸合作推介、研讨会等,各地与会者推介了当地经贸发展状况和产业政策,寻求透过澳门MIF平台,以促进区域内经贸交流合作、共同发展。会议促成了签署多项区域内合作协定,并建立交流对接机制。 MIF今届特邀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联合主办“澳门服装节2010”,通过举办专业时装表演,展示本澳以及海内外服装企业活力,为服装生产厂商、品牌经营机构及设计师/设计机构创造一个交流合作平台。 各项主要总结内容 商业配对及签约 大会共收到2,449个商业配对项目(同比上升1.87%),展会期间共进行了1,151场配对(同比上升11.53%),其中,采购洽谈362场、产品/服务供应洽谈359场、特许经营/品牌代理洽谈173场、专场配对198场及投资项目洽谈59场。签约项目共62个(包括由主办单位所掌握的场外签约资料,同比上升3.33%),涉及行业包括制造业、电子科技、产品代理、房地产、餐饮等等,签约单位主要来自澳门、中国内地、香港、葡萄牙、台湾、日本、美国、菲律宾、印尼、德国、巴西及莫桑比克等国家/地区。 综合本届MIF商业配对和签约情况,MIF在区域内商贸交流服务的定位,将继续强化区域平台作用,加强对外经济交流,促成澳门与海内外地区广泛交流合作,以及透过桥梁作用,促进中国内地与东盟、欧盟、葡语国家等的广泛市场合作;同时澳门及MIF在两岸四地交流合作中的平台作用将更加凸出;一如既往致力服务澳门中小企业,通过MIF平台,以各种灵活多样的商贸形式,扩展海内外市场,深化本澳多元经济发展。 多重成效 本届展会推出一系列办展新措施,以丰富展区主题,提升论坛会议层次,以及深化商业配对功能等,使展会开创更多合作商机。 招商配对及商贸服务具成效。本届展会加大了对专业观众的邀请力度,特别为采购商、特邀客商及专题展区客商提供专业观众参会优惠计划,邀请到来自中国内地、葡语国家、马来西亚、泰国、台湾、澳门、香港等地区的大批专业观众参与。 积极协助中小企拓商机。今年展会扩设中小企业展区比上年多一倍,囊括来自两岸四地的300馀家中小企业参展,创历届规模之最,四日来展区内人流众多,展销畅旺。今年续办“中小企国际商机日”,展会期间,透过中小企服务专柜、特许经营及电子商贸专题活动三大主题内容,展开谘询服务、目录展览、专题研讨、业务推介等多种形式活动,协助中小企业强化综合竞争力,实现升级转型,助拓商机。“商机日”达成环保、特式产品、房地产、媒体宣传等项目的23项合作协议。 优化一程多站提升参会效益。承接上届展会“一程多站”的经验,大会继续组织客商参加“一程多站”活动,专门引导客商赴广交会,以及赴珠海、横琴,实地参观考察投资环境及投资项目等,以扩大参展成效。 问卷调查 为使本届展会活动得到科学系统的总结,本届MIF已委托澳门大学社会及人文学院进行问卷调查,以收集资料作为下届MIF的参考指标。有关报告将於短期内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