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卫生局呼吁市民预防蜱虫叮咬


就近日国内河南商城县多人被蜱虫叮咬后引致传染病的报导,虽然暂未清楚病原体和传播途径,但卫生局呼吁市民到野外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根据卫生局的传染病监测资料显示,本澳仅於2008年曾录得一例寇热(Q fever)个案外,未录得其他经蜱传播的传染病。 蜱虫、又名壁虱、扁虱,是一种体形极小的节肢动物。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蜱虫活跃在暖和的月份。宿主包括啮齿类动物(鼠类)、鸟类、狗、牛、羊等,大多以吸血液为生,叮咬的同时会造成刺伤处的发炎。蜱虫常会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蜱虫可感染细菌,病毒或寄生虫。 人类可透过被受感染的蜱虫叮咬,而感染多种传染病,包括斑疹热、莱姆病、寇热、科罗拉多蜱热、野兔病、蜱传回归热等。一些常见於人类的病徴包括:发烧、肌肉酸痛、头痛、疲倦、关节痛、皮疹等。 卫生局呼吁市民在郊野活动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以预防蜱虫叮咬。
预防措施包括: . 铲除杂草,减少病媒栖息场所与密度。
. 避免在草丛或树丛,或潮湿阴暗的地方行走或歇息。
. 个人防护方面,在野外旅游或工作时,尽量不要进入草丛或树丛地带。若要进入,应穿着浅色长袖、长裤、长靴、手套等保护性衣物。
. 在衣服及皮肤暴露处涂布含DEET的驱蚊剂,可防止病媒叮咬。
. 离开草丛或树丛地带后尽快沐浴换洗全部衣物。
. 定期替宠物除虫,检视宠物的寝具及除虫。
. 实施灭鼠工作。
. 若有发烧症状,应尽快找医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