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优化本澳的交通环境,政府将开展关闸口岸暨周边环境的总体概念性城市设计构思,以综合整治关闸的空间布局,提升关闸口岸的交通运输能力,另一方面将规划设计氹仔柯维纳马路交通枢纽,为市民缔造一个便捷、可靠、环保、无障碍的公共交通换乘空间,鼓励市民多使用公交系统出行。其中,氹仔柯维纳马路交通枢纽初步规划将於九月落区介绍。 「交通运输联合新闻发布会」今日(31日)下午假交通事务局多功能厅举行,由交通事务局副局长郑岳威、土地工务运输局城市规划厅厅长刘榕、运输基建办公室技术顾问林瑞海及建设发展办公室职务主管许震邦共同主持,介绍关闸广场地下公共客运总站的通风改善工作、关闸口岸暨周边环境总体概念性城市设计构思,以及氹仔柯维纳马路交通枢纽构想的详情。 在完善关闸广场地下公共客运总站通风系统方面,政府早前已完成首阶段改善工程,当前站内每小时的换气次数增加,达至稀释车站污染物的作用,优化市民候车环境,但改善工程对减低总站温度效果较为轻微,因此政府已启动针对纾缓站内温度问题,即设置空调候车室的专项工作,亦会进一步就客运总站的通风及采光展开相关后续工作,以及继续就关闸广场地下公共客运总站内气流组织的整体改善进行更深入研究,务求改善关闸巴士总站的通风效能。 其中,客运总站的通风及采光问题上,主要是研究在现时关闸广场非行人通道开凿八个通风口,增加自然风的对流,同时把聚集於站内顶部之热空气透过风口引出车站外。 考虑到关闸是本澳人流量最大的口岸之一,也是西北区道路网的重要枢纽,政府已成立跨部门小组着手跟进有关规划,期望透过综合整治,优化整体城市设计及空间布局,整合轻轨、公共巴士、的士、旅游巴、酒店娱乐场及私人车辆等交通配套及转乘设施,并结合步行系统下,提升关闸口岸的交通运输能力。有关计划将在完成初步方案时向社会各界作介绍及谘询意见。 另外,为改善居民的出行环境,提升公交出行效率,政府正逐步在条件较合适的地段建设汇集巴士、的士、轻轨和步行系统等综合公交系统的交通枢纽。其中,氹仔柯维纳马路交通枢纽规划已经展开,并由跨部门组成协调小组跟进设计工作。柯维纳马路交通枢纽的设计规划将兼持“以人为本”、“公交优先”和“提高居民生活素质”三大原则,设有地面巴士转换站、的士及私家车上落客区、巴士转换站上盖步行廊道,以及地下公共停车场及旅游巴停车场,并与轻轨车站结合,而主体建设亦预留了空间作社区设施之用。同时,将通过调整道路水平及增加入水口等措施,提升柯维纳马路的排水能力,改善该地区频繁发生的水浸问题。 预料柯维纳马路交通枢纽建成后,将有助改善该区的行车效率及公共交通服务,提升行人过路设施安全性,并完善无障碍设施,方便行动不便人士使用公交系统。其中,轻型车辆、旅游巴停车场的面积将较现时增加,而绿化面积及开放空间,巴士站全天候候车空间,行人路宽度均会倍增,既改善了居民的出行效率,亦将一并优化该区的生活环境。跨部门小组将於九月为交通枢纽的初步规划设计展开为期一个月的推介说明活动。
查看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