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跨部门工作小组开展的「大三巴世遗核心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整体规划研究」,在参考国际古物遗址理事会(ICOMOS)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之全面考古发掘建议后,正着手开展高园街四幢公务员宿舍所在地之初步评估及前期考古发掘工作,藉以重塑大三巴历史氛围,缝合历史环境肌理,深化历史文化展示,相关部门首阶段将先行清拆毗邻大三巴牌坊的两幢公务员宿舍,以便考古专家进场,启动考古工作。 特区政府积极推动产业多元、提升旅游品质、延续历史文化价值,并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开展「大三巴世遗核心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整体规划研究」,初步构想以大三巴为中心点,串联白鸽巢、望德堂、塔石广场、东望洋山及十六浦等景点,形成全面的世遗旅游网络。 是次规划源於2003年,特区政府关注到大三巴景区的旅游车停泊问题,计划全面拆卸高园街四幢公务员宿舍,释放土地资源,在平整地面后辟为旅游车停泊区,舒缓旅游车停泊需要及优化该区旅游环境;此建议获得坊间普遍认同,并曾先后多次促请当局尽快落实执行。碍於该处属批租地段,当局需财政局协助处理有关业权问题及安排搬迁补偿,直至2008年,特区政府与澳门互助总会达成协议,顺利换取该地段之利用权。 另一方面,在澳门历史城区登录世界遗产名录后,文化局於2005年邀请国际古物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访澳,就大三巴一带的管理提供建议,专家认为大三巴昔日历史肌理被切断,应想办法缝合,以及作更全面的考古发掘,寻找更多历史遗存,加深其价值的展示。 因应是次规划涉及文物保护、交通运输、旅游文化等多个范畴,土地工务运输局、旅游局、文化局和交通事务局遂於2009年5月组成的跨部门工作小组,提出以「风车型」作世遗核心区(大三巴)整体规划研究,以及跟进高园街四幢公务员宿舍一带的发展构想方案及安排,并确定以展示大三巴重要的文化价值为思考方向。 同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丛德新及汉唐研究室主任朱岩石博士应邀来澳进行现场视察,认为场地虽然受到一些干扰,但仍有机会有考古发现,基於大三巴的历史意义,实有必要作更全面考古,以便制订更为周详的保护计划;工务局亦对高园街4幢公务员宿舍的拆卸进行招标及开标。 目前,文化部门正安排初步评估和前期考古发掘工作,计划首先清拆毗邻大三巴牌坊的两幢公务员宿舍,以便考古专家进场启动考古工作,而馀下两幢公务员宿舍的拆卸工作,将视乎考古结果而辟为旅游巴临时上落客区,解决旅游巴停泊同安街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