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暑假开始的新口岸区道路整治工程,其中率先动工的第一阶段工程已於今年5月如期完成,紧接的第二阶段工程将於明日(14日)展开,范围涉及宋玉生广场、广州街、北京街及友谊大马路所围绕的内街,面积约10,000平方米,施工期295日。工程内容与第一阶段相仿,主要为改善路面沉降状况,更新下水管道及更换地面饰面,升高中央步行区使之与骑楼廊道平齐,让内街成为一个集旅游、商业及生活用途的多功能步行街区,提升居民生活质素。配合政府「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道路亦铺设有导盲砖等设施,顾及不同市民需要。 新口岸区是本澳主要旅游集散地,拥有不少大型酒店及旅游设施,其中,位於友谊大马路及罗理基博士大马路之间较早发展的区域,因各区段开发时间参差,形成了骑楼廊道与步行区高低不一,加之为填海地,经历多年后,步行区相继出现程度不同的正常沉降,路面变得凹凸,土地工务运输局相信,完成有关道路整治工程后,将改善区内的行人的步行环境以至中小企的营商环境,提升居民及旅客行走的意欲,有助发挥步行区的功用。 土地工务运输局去年开始分三阶段对新口岸内街进行道路整治工作,包括改善路面沉降状况,重铺中间人行道使之适当升高与周边大厦廊道平齐,饰面采用「广场砖」,除强化防滑功能外,第二阶段及第三阶段路面以波浪形设计风格,更富美感;新增特色灯柱不但改善照明,赋予内街现代化感观,并使用节能电灯胆以符合环保理念。同时,街道内适当地点设置指示牌,引导途人往来步行区及邻近景点,并重新建造雨水及增设污水下水道等。 整治后,新口岸内街将成风格统一的优质步行街区,整体风貌焕然一新,缔造一个友善的步行环境,体现出和谐的空间感,居民出行方便,旅客乐於溜达,大大改善该处的营商环境。路上增设导盲砖方便视障人士,体现政府「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 明日展开的新口岸区道路整治工程第二阶段,每段内街的中间步行街与骑楼下行人路将分开施工,以保持一定通道通行;并会采取足够措施确保途人安全,包括在开挖的行人道上安装透明围板及临时板台供行人通行;同时要求承建公司与三间公共事业专营公司协调,若三间公司有新管网铺设,将安排同期进行,以免短期内出现重覆开挖。
查看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