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澳现已踏入夏季,关注到氹仔北区卓家村及三家村一带有待发展的地段在高温多雨的天气下容易造成卫生隐患,政府多个部门组成跨部门工作小组,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并於今日(6月28日)到现场视察区内环境卫生情况,检查区内残旧建筑物及清除垃圾,部署工作改善区内卫生环境。
跨部门工作小组由土地工务运输局、房屋局、民政总署、卫生局及治安警察局组成。小组日前已召开工作会议,土地工务运输局城市建设厅厅长陈荣喜、监察处处长梁俊佳;房屋局房屋监管处处长伍禄梅、民政总署渠务处处长杜德明、卫生局卫生监督陈丹梅、治安警察局警司梁文伟等并於今日上午到卓家村及三家村一带有待发展的地段,实地视察及商讨处理区内的环境卫生问题。 派员检查残旧建筑及清理垃圾
小组在现场了解区内居民的居住条件及生活环境,尤其下雨天时区内的积水情况。土地工务运输局工程师记录及检查区内残旧建筑物,并联络区内私人地段业权人,要求做好维修及管理工作,责成他们尽快在私人地段内装置渠管,接驳至公共道路渠网;房屋局人员则主要关注区内木屋状况及作出相应跟进。
为避免垃圾积水滋生蚊虫,引起环境卫生及传播疾病,卫生局与民政总署除了过往已曾将区内一些有积水的小水坑填平,民政总署今日亦派员到场清理垃圾,以及在区内增设垃圾收集点的指示牌,并联同卫生局向居民宣传不可乱抛垃圾及保持环境卫生的讯息;考虑到区内有南亚裔人士聚居,派发的宣传单张备有中文、英文、印尼文及越南文等相关语言,方便住户知悉。而卫生局亦一直有进行平均每月一次的常规性的灭蚊工作,减低蚊虫滋生的可能。此外,警方已加派警员在区内巡逻,防止罪案发生。 建临时道路及下水道助减水浸
由於卓家村及三家村一带属低洼地区。长久以来,每逢大雨皆常有水浸情况出现;为加强该区公共地方雨水的排水能力,政府计划今年内在区内修建临时道路及兴建下水道设施,冀有助缓减水浸问题。其中,土地工务运输局预计今年9月启动"连接TN27地段与孙逸仙博士圆形地临时道路工程",工期约150天;工程同时会铺设清、污水下水道系统、并建造钢筋混凝土挡土墙,以配合TN27地段经屋项目落成后增加的人流车流需要。而民政总署亦计划修复菜园路及其下水道,现时有关工程正处於设计阶段,预计今年11月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