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教青局拜访中华教育会 双方深入交流


为加强与教育界的沟通,直接听取前线教师以及校长的意见和建议,教育暨青年局梁励局长、老柏生副局长以及郭小丽副局长一行十二人,在四月二十五日下午拜访了澳门中华教育会,受到李沛霖会长和何少金理事长等热情接待和欢迎。双方在中华教育会六楼礼堂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会面和交流。参加会面的还有教青局的黄健武和阮佩贤厅长,中华教育会的负责人刘羡冰、杨秀玲、阮宇华、王国英、郑杰钊、黄丽卿、陈虹、郑洪光,以及校长和教师一百馀人。
秉持尊师重教 确立专业地位
在会面中,梁励局长表示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直接与教育界见面及沟通,感谢中华教育会的代表和各位出席者抽时间出席,并表示特区政府一贯对於从事育人事业的教师深表尊敬和重视,"教师日"的设立以及建议的"私立学校教学人员制度框架"中设立"卓越表现教师"的荣誉,都是这方面的体现。
李沛霖会长和何少金则表示此次会面非常重要、难得,并代表中华教育会对梁励局长上任不久即专门前来拜访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
调整津贴及年资奖金 体现生涯发展规划
特区政府充分认同须为私校教师创造有效的专业保障,肯定教师的专业地位。梁局长表示未来将通过"私立学校教学人员制度框架"法规的实施,为私立学校教学人员提供一套更为完整的制度保障。在建议的"私框"生效后,特区政府将把 "直接津贴"转为"专业发展津贴",津贴的金额将在不同职级教师间设置一定的差幅,以体现教师工作经验和年资的价值,差幅最多为1.8X,在保证现有教师的津贴不减少的情况下,各级教师都将因此而获得不同幅度的津贴提升。
"双管齐下" 拉近收入的差距
会见交流中教青局方面表示,"私框"的立法并非政府故意拖延,而是因为从无到有的确有其复杂性和必须有的立法程序。特区政府有诚意拉近公私校教学人员之间收入的差距,将"双管齐下"同时增加免费教育津贴和教师津贴。特区政府高度关注教师的退休保障,尤其是长期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教师的退休生活。"私框"法规建议草案规定所有学校必须爲教学人员设立公积金并订定公积金章程,这是教学人员退休保障方面的一大进步。
梁励局长表示,特区政府下决心保障教学人员的卫生护理,"私框"法规草案建议从制度上明确规定教学人员可"免费"取得由公共卫生机构提供的卫生护理,而且在澳门累计服务达二十五年的教学人员,停止担任教学人员职务后仍可继续免费取得由公共卫生机构提供的卫生护理,直至其满六十五岁。
深化交流 共促发展
交流过程中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中华教育会代表以及校长和教师们就优先发展教育、教育发展基金和专职人员资助的优化、教师的退休保障、评核的公平性、教师培训以及回归教育等方面提出意见及建议,教青局表示将认真给予研究和分析,并希望今后进一步增进与教育界同工的沟通和交流。

查看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