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重视生态保育,提升湿地功能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位於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徵植物。湿地广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事实上,湿地起着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 湿地是生态服务功能最完善的生态系统。每年的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以纪念1971年2月2日多国代表签署为保护和善用全球的湿地和湿地资源之《拉姆萨尔公约》,又名《湿地公约》。 湿地由湿土、水域、湿地植物和湿地动物四个重要的基本要素组成。其中湿地植物是湿地生物链中的生産者,为湿地动物其他消费者提供食物与能量的来源。大面积的湿地、飞翔的水鸟、郁郁葱葱的湿地植物和蓝绿色的水面,自然宁静,不仅给人以美的感受,而且成为天然的物种基因库、种质库。 澳门位於珠江出海口的西部,气候潮湿,终年湿暖。每年有大量的沙泥淤积澳门沿海区域,使得此区沿岸海水混浊,加上本区海域海浪平缓,造成澳门海岸滩涂逐年扩大。 路氹湿地作为澳门最大的一块湿地,形成於上世纪九十年代,为加强对澳门湿地资源的管理,2003年澳门特区政府将靠近路氹填海区西侧面积约55公顷的路氹湿地列为路氹城生态保护区,包括15公顷供鸟类栖息区(生态一区)及40公顷的红树林保护及鸟类觅食区(生态二区),以加强对湿地资源与环境的全面综合管理,优越的条件使该区成为珍稀候鸟黑脸琵鹭和五十多种候鸟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