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卫生局呼吁公众外游注意预防感染登革热

日常防蚊攻略 预防登革热(2)

暑假临近,居民外出旅游和访澳旅客逐渐增加,不少属旅游热点的东南亚及邻近地区均为登革热高发地区,登革热跨境传播风险将进一步上升。卫生局呼吁居民不论是户外活动或外地旅游,即使是短时间逗留,均需要做好防蚊措施,降低受感染风险,同时定期清除工作地点和家居周围环境的积水,杜绝蚊虫孳生。

登革热通过带病毒的白纹伊蚊叮咬人而传播。本澳6月份全澳诱蚊产卵器指数为62.6%,反映本澳白纹伊蚊活动活跃,出现登革热传播风险较高。卫生局强调,蚊患防治要采取综合治理方法,其中清除孳生源是最有效措施。为此,卫生局除加强对社区内高风险场所,包括空置土地等的孳生源检查与清理工作,早前亦联同多个政府部门对存在蚊虫孳生风险较高的受监管场所开展跨部门联合巡查,截至6 月共进行了 7,419 次孳生源巡查;自 4 月起,亦对全澳约 140 个卫生黑点加强化学灭蚊工作,将灭蚊频率提升至每月 2 次。

本澳2025年至今共录得7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分别来自泰国、菲律宾、越南、缅甸以及巴西。据资料显示,广东省过去一星期内录得26例登革热个案,其中18例为本地个案,其中中山市8例、佛山市7例、云浮市2例、广州市1例。此外,今年多个东南亚地区的登革热风险仍然持续,新加坡累计 2,545例,马来西亚累计 24,121 例,越南累计 23,248 例,泰国累计15,675。随着暑假人员流动频繁,本澳的登革热传播风险将进一步上升,卫生局持续评估并视乎情况适时调整灭蚊频率,加强社区动员清除蚊虫孳生源;与此同时,会密切留意东南亚及邻近地区的登革热流行情况,做好各种应对准备工作,以保障居民健康。

卫生局呼吁居民应持续做好防蚊措施,降低感染登革热风险;若感染不同型的登革热病毒,可能会引起重症登革热,故必须加强防范,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注意环境卫生,清除工作地点和家居周围环境的积水,杜绝蚊虫孳生;

2. 在家中使用纱窗、蚊帐或开冷气等措施,减少被蚊叮咬机会;

3. 若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宜穿浅色长袖衫裤,在有空调或防蚊装置的地方住宿,外出时使用驱蚊剂,防止被蚊叮咬;

4. 不论是否有外游史,若有发热、出疹等疑似登革热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有关的居住地点或旅游史;

5. 医生应对疑似登革热病人及时作出检测和申报,卫生局公共卫生化验所为所有医疗机构提供免费的登革热检测服务;

6. 若有疑问可致电卫生局传染病热线 28700800 或浏览传染病网页https://www.ssm.gov.mo/csr。

查看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