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澳正处于白纹伊蚊活动高风险季节,加上邻近地区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以下简称“双热”)个案呈上升趋势,因应跨境人员往来频繁,本澳输入性“双热”个案可能增加,不能排除出现社区传播的风险。卫生局积极部署防控应对工作,为提前储备防蚊灭蚊的社会资源及强化相关应对能力,已联动社会各界包括政府部门、学校、企业及物业管理业界等,开展组建及扩大灭蚊队伍的工作。卫生局已有15名专责灭蚊的同事,现从内部再抽调约60人于8月12和13日一连两天进行“灭蚊技术应用培训”,让该批人员熟练掌握化学灭蚊技能,作为卫生局灭蚊人员储备。卫生局罗奕龙局长、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主任梁亦好医生等出席培训班一同学习。
在培训课程上,罗奕龙局长首先感谢热心参与培训的同事,指出作为卫生部门做好防蚊灭蚊工作责无旁贷,因此需要提前作好各项准备,包括动员卫生局内各单位的工作人员参与化学灭蚊技能的培训。他强调,鉴于邻近地区的基孔肯雅热情况,本澳更应未雨绸缪做好应对部署,目前,卫生局已与各政府部门、学校、企业、机构及物业管理业界等沟通,推动社会各界建立防蚊灭蚊队伍,为辖下场所建立自主灭蚊的能力。防蚊方面,包括安装纱窗、清理积水等措施;灭蚊则利用机器喷洒防蚊药物,透过人员培训、完善设备、储备物资三方面着手来强化本澳的灭蚊能力。倘若出现社区传播,社会各界可在最短时间内聚集资源和人员力量,迅速扩大灭蚊队伍展开灭蚊工作降低成蚊密度,保护社区安全和居民健康。
是次培训课程涵盖四个范畴:第一部分是理论知识讲授,介绍蚊媒传染病的流行特性及防控策略;第二部分是灭蚊机器及药物应用专题,包括热雾机、冷雾机的工作原理、适用场景与使用注意事项等;第三部分为防护装备穿戴指导,介绍操作人员安全防护装备;第四部分是灭蚊机器操作流程实训,结合理论讲解与实务操作,由卫生局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的资深专业人员现场示范各类设备的调校、启动、喷洒技巧及维护保养方法等。培训采用小组制教学模式,确保每位学员均有充分的实操机会,专业人员全程指导并即时纠正操作不当之处,通过实境练习确保学员熟练掌握灭蚊技术要领,提升其化学灭蚊的实战能力。
卫生局重申,会持续密切留意本澳及邻近地区相关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作出适切的防范措施,呼吁居民加强注意防范,做好“防蚊三招”,共同防控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蚊媒传播疾病:
1. 防止家居“孳生”蚊子,注意定期清除工作地点和家居周围环境的积水,杜绝蚊虫孳生;
2. 防止蚊子“进入”室内,家中可使用纱窗、蚊帐或开冷气等措施,减少被蚊叮咬机会;
3. 防止户外蚊子“叮咬”,在户外活动时宜穿浅色长袖衫裤,并在皮肤暴露地方或衣服使用驱蚊剂,防止被蚊叮咬。
卫生局亦提醒居民现时市面上没有获国际认可针对基孔肯雅热进行快速测试的产品,若有发热、出疹、后眼窝痛或肌肉关节痛等疑似登革热症状,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有关的居住地点或旅游史。与此同时,切勿自行用药,尤其是基孔肯雅热或登革热患者服用含有布洛芬和阿士匹灵的药物可能会引起严重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