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防治爱滋病委员会举行2013年度第一次工作会议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防治爱滋病委员会於2013年7月25日上午假卫生局预防及控制吸烟办公室地下多功能室召开2013年度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由委员会代主席卫生局李展润局长主持,来自不同界别的20多名委员出席了会议。会上回顾了过去半年的工作进展,并讨论了未来的工作计划。 首先,防治爱滋病委员会秘书处汇报本澳爱滋病的最新流行情况。今年首六月,本澳共录得15例爱滋病新增个案,较2012年同期的18例稍为减少。本地与非本地居民感染个案数目相约,7例为本地居民,8例为非本地居民。本地居民感染个案中,不安全性行为是主要的传播途径,4例因异性性接触而传播,2人透过同性或双性性接触感染。近两年,经同性或双性性接触而感染的个案有上升趋势,与邻近地区的感染趋势相似。除常规监测外,自2010年起,委员会逐步在性工作者、戒毒服务的滥药者、自愿谘询和检测者、性病求诊者等脆弱群体中设立监测点,开展「综合性血清及行为监测」,2012年全年共收集问卷共769份。根据行为监测的资料,流动性工作者的爱滋病知识和行为管理水平不差,反而有高危行为求助者的知识和自我行为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卫生局陈惟蒨副局长报告了有关感染者跟进、谘询辅导、卫生工作者培训、安全性行为推广、消除歧视、血液安全保障等工作。目前,在仁伯爵综合医院定期随诊的感染者共151人,除治疗外,该门诊还为感染者提供药物及心理辅导。为响应联合国爱滋病规划署实现"零"歧视的目标,委员会持续在社区内倡议关怀、接纳的讯息。自去年世界爱滋病日起,开展与爱滋病纪念挂被相关的系列活动,至今,10幅本地创作的挂被已先后在近20间社区中心、大专院校和医疗机构作巡回展览。第六届「爱滋病教育资助计划」获资助的18项活动已基本完成,新一届的资助计划亦将接受申请。针对现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及青少年的同侪效应,成功培训首批4名青少年网络朋辈推广员,以朋辈身份在互联网上推广正确的性知识,计划已试行1年,成效理想。男男性行为者的爱滋病防控一直被受关注,未来一年可望有突破性的进展。澳门首个同志组织已於月前正式成立,其代表十分关注同志群体的身心健康,现正计划开展爱滋病的自愿性谘询和快速测试服务。此外,委员会继续资助和支援非政府组织进行性工作者的外展干预、检测、诊疗和培训工作。在今年上半年,外展队合共接触性工作者超过6,800人次和商业性服务顾客120人次,并为193人次的性工作者及59人次的外地雇员进行爱滋病和梅毒快速测试,当中未有发现阳性个案。 社会工作局防治药物依赖厅韩卫厅长报告了在吸毒人群爱滋病预防方面的工作。美沙酮维持治疗服务运作良好,市民对其认受性有所提高。现时,每天约有150至160人服用美沙酮。自去年起,面相辨识电子病历登记及声控门禁系统正式启用,更好地监控服务使用者的服药情况。在黑沙环卫生中心内所设的美沙酮服务点延长了开放时间,现正规划在其他区域增设服务点。同时,藉各类型活动加强推广戒毒减害工作的必要性及社会效益,先后举行了24场次的活动,共877人次参与。另一方面,委员会持续支持澳门戒毒康复协会执行戒毒康复、针筒交换及外展等减害服务,该会於今年新增了针筒回收热线。今年首五月,派出针筒超过2万4千支,回收超过2万支,回收率达81%。 教育暨青年局德育中心黄艳兰主任报告了青少年性健康方面的推广工作。经多年努力,品德与公民被纳入《正规教育课程框架》谘询稿的必修科,现正进入立法程序。初中"自然科学基本学力要求"文本初稿已完成,当中涵盖了性教育的内容。此外,为3所学校进行了学校综合评鉴,了解到其性教育开展情况。同时,继续与学校和机构联手推行青少年性教育推广活动。第三届社区性教育推广活动已完满结束,形式较过去更多元化,合共举行了21项系列活动,约4,100人次参与。另一方面,2012/2013学年的学校辅导活动以性教育作为重点内容,派驻学生辅导员开展了608场次面对学生或家长的活动,近2万5千人次参与。委员会还制作及播放性教育电视节目。 在过去半年,委员会针对医护人员、社工、辅导人员、教育工作者等不同专业的人士开办了有关谘询辅导、社区推广教育、性教育等多方面的培训,以装备优良的工作队伍。会上委员亦就感染者关怀、外籍在狱人士的美沙酮使用及青少年爱滋病预防教育等进行了简单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