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馆”於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首度登场


第十四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於六月至十一月盛大举行,由澳门文化局文化财产厅厅长张鹊桥带领,与澳门建筑师协会的代表人员一同前往意大利威尼斯参展, "澳门馆" 首次於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登场,并於六月五日举行了开幕式。土地工务运输局城市规划厅厅长刘榕及澳门建筑师协会理事长梁颂衍分别应邀出席,同时文化局特别计划处处长林俊强及相关代表人员亦一同参观展览。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自一九八零年起开始举办,现已成为世界建筑艺术和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盛事之一,为各地建筑艺术及文化交流提供一个重要的沟通平台。今届策展人哈佛大学设计研究所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教授雷姆‧库哈斯( Rem Koolhaas)定下一个名为 "Fundamentals"(译为:本源、基础)的主题,希望今年展览能以研究作主导,为过去一百年的建筑发展作叙述,以探讨城市风貌如何受现代风格影响而发展成为今天的模样。此次参展国家共六十五个,国家馆的副题为"吸收现代性"(Absorbing Modernity),检视每个国家现代化的过程和历史,以及现代建筑如何在这些地方渐渐发展出独立性;其馀不同的展览部份主要设於军械库(Arsenale)及绿园城堡(Giardini)两区,充份利用设计、影像、装置、公共艺术、专题研究和对话等多种方式展示出全球城市化进程和新旧建筑发展状态与融合,为各地建筑艺术及文化交流提供一个重要的沟通平台。
本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是澳门首次有代表参展,并由文化局主办,及澳门建筑师协会协办。"澳门馆"以"开心前地"为主题,由 "Low Stool? Yes, More!"、"From Below To Above"、" Listen To The Heart"及"The Added Layer"四个部分组成,分别透过澳门咖啡档的矮凳、庙宇及教堂内不同的花线及纹饰、澳门不同节庆与环境声音的聆听,以及澳门旧式大厦外墙上的花笼等具有本澳特色的建筑元素为概念,展示澳门不同的文化底蕴、建筑特色和居民的生活痕迹。"前地"一词乃译自葡萄牙语"Largo",是澳门居民日常生活及举办节庆活动的重要场所,透过这一澳门街道特色,喻意澳门在中西交融的历史背景下,造就出深具东西方融和色彩的建筑以及居民日常生活形态特色,以"开心前地"这一建筑与生活互动,且充满活力的文化呈现,响应大会主题"本源"。
第十四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澳门馆"位於军械库(Arsenale)展区内售票处旁,邻近该展区主要入口,展期由六月七日至十一月二十三日,详情可浏览www.labiennale.org/en/architecture/news/22-04.html。

查看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