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务委员会於今日(2月19日)召开全体会议,共有37名委员出席。是次会议继续讨论医疗专业人员注册制度,医务委员会下设的6个专责小组亦报告了其工作进度。 医务委员会自2014年1月8日公开给传媒采访后,至今已召开了共9次大大小小的会议,许多议题仍在讨论中,亦存在争论和不同的意见,这些议题主要包括有各专业领域的执业资格考试、实习评核期和过渡措施等。由於还没有成熟和统一的意见,故难以每次都公开,但医务委员会会保持足够的透明度,适时公布相关议题的讨论情况,如有合适的议题更会开放会议,再度供传媒全程采访。 而在今次会议开始时,医务委员会特别为在上星期离世的林日初委员致哀。委员会赞扬他在中医业界贡献良多,凡事亲力亲为,医务委员会成立以来,他积极参与会务工作及提出意见,尽心尽力。与会者并为林日初委员默哀一分钟,对他的离世表示哀悼。 医务委员会李展润主席在会上表示,《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法律制度》法案的公开谘询期限已经於上月届满,医务委员会已将各委员、业界团体的意见送交立法会第三常设委员会,综合有关意见,业界普遍认同草案在举证责任方面采用"非合同民事责任制度",并关注病人提取病历资料的细则程序、医疗责任保险问题、医鉴会的组成,又认同法案中设立医疗争议调解中心;此外又重申,医疗专业人员注册制度中有关过渡的问题,是指现在持有牌照及现职公立医疗机构医疗专业人员的过渡安排,而非因不符合学历资格而取不到牌照人士的过渡安排。新的医疗专业人员注册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及确保医疗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从而保障市民的生命及健康,期望透过新的注册制度,引入专业资格考试、实习评核、持续专业发展等一系列措施,让医疗专业更规范、更健康地发展。 医务委员会下设的医生范畴专责小组、传统医学范畴专责小组、牙医范畴专责小组、药剂范畴专责小组、护理范畴专责小组和专职医疗专责小组分别报告了工作进度,各小组已就医疗专业人员注册制度中学历审核的准则、专业资格考试、实习评核期等进行讨论,并邀请所属界别的专业团体代表、医院单位代表及学术机构代表列席工作会议,以广泛听取业界的意见及建议。 会议上,各委员就医疗专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要求及程序、纪律责任、专业资格认可及执业准照的过渡措施进行讨论。多位委员都关注执业准照的类别,在保障本地居民执业的同时,考虑设立有条件、有限度或临时执业准照,以吸纳外地专家来澳,进行临床带教、科研、技术交流等工作,以协助培养本地的医疗人员,提升本澳的医疗水平。 出席是次会议的还有医务委员会陈亦立副主席、梁佩珊秘书长、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伍秉贤顾问,出席的委员包括:陈惟蒨、陈泰业、莫蕙、刘良、刘明、尹一桥、潘志明、陈锦鸣、余建栋、陈志成、张锦开、张丽玛、张悌、张振荣、张海瑞、蔡妙容、蔡炳祥、曹国希、何舜发、叶炳基、龚树根、郭昌能、郭潮辉、刘弋云、柳蕴瑜、李雪龄、李伟成、陈良、吕锡照、霍文逊、马伟龙、施绮华、吴毅、彭贵平及田洁冰;以及吴在权、张旭明、马敏燕及夏利乐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