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交通事务局与视障人士团体考察东莞助乘系统设施


交通事务局早前联同视障人士服务团体往东莞及香港考察,以了解现时外地视障人士助乘辅助设施的最新技术和发展方向,及《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在香港交通范畴的落实情况等。局方指出,现时无障碍出行辅助设施正不断更新换代,期望透过考察了解相关设施的最新发展情况,为本澳引入更合适的无障碍设备。 为构建无障碍的通行环境,政府近年从多方面着力改善,检视各区的道路交通设施,积极创造条件减少对残疾人士出行所造成的障碍。其中於今年初在4号巴士路线引入助乘发声系统并进行测试,系统主要由手持接收机及发射机组成,视障人士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持接收机,经安装在巴士上的发射机,可接收到即将到达巴士站的巴士路线语音信号,以便作好乘车准备,再根据安装在巴士上的发射机语音提示找到上车门位置和方向,藉此创造条件让视障人士可以独自出行。 为了解有关系统的最新发展情况,交通事务局早前联同仁慈堂盲人重建中心、视障人士协会一行九人,前往供应系统的东莞市残疾人联合会考察,并试用其第二代系统。据介绍,新一代系统已由手持接收机移植到可在智能手机接收讯号,使用者只要在手机下载有关软体便可使用,无须另外携带手持接收机,同时新系统提供了路线筛选和方向辨别功能,有助於使用者办认需要乘坐的路线,减少乘错车的机会。视障人士团体期望能逐步於本澳其他巴士路线引入相关系统,更加便利视障人士的出行。 助乘发声系统拟扩展至17号巴士
继4号巴士路线引入助乘发声系统测试后,交通事务局亦计划将系统扩展至17号巴士路线,因应该类系统设备现正不断发展和优化,故仍会以试行形式引入,以观察该类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再循序渐进将系统扩展至全澳巴士路线。 其后,考察团转往香港拜访香港运输署,以了解当地在无障碍交通方面的发展和《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在香港交通范畴的落实情况等。运输署除介绍了当地各类型的无障碍辅助设施外,亦介绍了其推出的《运输策划及设计手册》,该手册提供了相关标准,为无障碍设施的规划、设计提供指引,该署并会适时更新手册内容,以配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和环境变化。 交通事务局指出,香港在相关工作有完善法律法规配合,加上长时间的资源投入,发展已非常成熟及具系统性,对於电子系统在香港的应用,运输署首要注重是稳定性,各部件的相同协调性及安全性,而非单独功能上的考量。故此,通过两地交流,听取港方的经验,为澳门交通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方向提供参考。

查看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