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隧道围升降机将启用增步行通达性


为改善及优化居民的出行环境,构建绿色无障碍步行空间,政府分三区进行"山边街美化及新口岸和松山行人通道计划",其中第一区(即隧道围一带)及第二区(即焯公亭一带)工程已基本完成,第一区配套的隧道围升降机及加思栏马路新出入口也将於今年大赛车举行前启用,政府相信,第一区总体启用之后,有助加强该区道路的通达性,连同未来开通的第二区及第三区工程,将在中区至新口岸一带形成较为便捷的步行系统。 第一区新升降机大赛车前启用
"山边街美化及新口岸和松山行人通道计划"第一区工程范围涉及罗理基博士大马路及山边街围绕的行人道及马路,总施工面积约6,500平方米。主要工程为改建隧道围楼梯并加设升降机,工程进行期间,政府采用了减少影响的措施。由於连接加思栏后新马路及隧道围的行人隧道是居民往来东望洋新街一带与新口岸的便捷通道,为了施工期间维持行人如常使用隧道,工程前先建造了临时阶梯,才进行旧有楼梯拆卸,以及新的升降机和楼梯塔楼建造工程。 目前,塔楼工程已基本完工并已部分启用,会争取於大赛车举行前开放升降机及位於加思栏马路的新出口,相信有助加强步行的便利及安全。由隧道围至山边巷一段山边街的开辟工程亦顺利完成,目前,承建商正加紧进行花圃绿化工作。 除改造电梯塔楼及开辟部分山边街外,第一区工程亦包括山坡整治及美化街道。山坡整治已完成,藤蔓生长状况良好。美化街道方面,涉及范围由加思栏马路与罗理基博士大马路交汇处至圣罗撒中学之间,也已完工,值得一提的是,由隧道围至南光大厦一段罗理基博士大马路侧行人道上,有一半为旧有的下沉路段,已失去其原有功能,工程期间将之填平,使人行道变得更宽阔,方便行人通行及人潮疏散。 中区新口岸形成便捷步行系统
另一方面,第二区工程已基本完成。工程总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包括在焯公亭下方建造一座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公园,连接一条长约30米的行人天桥,天桥另一端则与是次工程兴建的一座升降机塔楼接连,塔楼约高26米,由两部升降机及6层楼梯组成。於塔楼下方,建造一个约500平方米的绿化区,周边进行山坡整治及美化街道,以便将步行系统连接至罗理基博士大马路。第二区工程完成后,将具备条件进行第三区工程。 第三区的两条隧道及连接松山健康径的升降机工程,分两期招标,隧道一及升降机工程已经判给,隧道二亦即将完成判给工作,可望於短期内动工,施工期均为540天。当有关工程竣工后,表示"山边街美化及新口岸和松山行人通道计划"工程总体基本上完成,未来,透过中区至外港新口岸一带的无障碍步行系统,居民能以步行的方式快捷便利地往来於两区之间,改变了两区步行路径单一的现况,充分考虑到残障人士及长者的无障碍通行,实践了特区政府"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也配合特区政府公共交通为主及绿色出行的交通政策发展思路。

查看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