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卫生局举办的"第十四次粤港澳防治传染病联席会议″於昨日(9月18日)及今日(9月19日)一连两天在澳门举行,卫生局李展润局长、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陈元胜主任和香港卫生署陈汉仪署长率团出席会议。 李展润局长代表社会文化司张裕司长致辞时表示,多年来,会议为三地的卫生工作者提供了相互了解与沟通的良好平台,完善了三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通报和应急机制。透过不同渠道,强化了在登革热、流感、爱滋病、肠病毒等重点传染病疫情的讯息交流,亦扩展了三地合作的科研和培训范畴。他期望三地能进一步巩固及加强彼此的合作与交流,为应对新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并透过和粤、港双方的紧密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功。 陈元胜主任则认为,近十多年来,粤港澳三地通过会议不断完善传染病交流合作机制,每月互相通报法定传染病信息,加强传染病防控新技术应用的交流合作,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合作机制,定期开展卫生人才交流培养,有效提升了联合应对传染病的能力,共同应对了甲型H1N1禽流感、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未来,希望进一步深化粤港澳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更好的联合应对可能出现的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而陈汉仪署长表示,自2003年起,粤港澳三地的传染病举行定期会议,在资讯交流、疫情通报、人才培训和科学研究各方面加强合作。粤港澳三地自甲型H7N9禽流感出现后,一直适时交换最新消息,共同评估风险,达至联防联控,有效控制疾病传播。随着三地的人流交往日趋频繁,三地合作关系更是密不可分,而三地在传染病方面的合作机制,已成为区域合作的一个成功典范。 今次会议中,三地约60名专家就防治传染病的议题进行讨论,议题主要包括:三地传染病疫情概况、新发传染病如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中东呼吸道综合徵(MERS)、埃博拉(伊波拉)病毒病的防控、登革热、麻疹、手足口病、爱滋病和抗菌素耐药性防控、疫苗接种的实施及推广等。 会议中,三地代表达成多项共识,在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中东呼吸道综合徵(MERS)、埃博拉(伊波拉)病毒病等新发传染病的预防及应对方面继续加强交流和合作;在登革热、麻疹、手足口病、爱滋病和抗菌素耐药性等传染病防控方面继续加强合作和经验分享;继续贯彻落实《粤港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合作协议》。三地又会进一步完善通报机制,及保持传染病专业人员交流和培训合作。"第十五次粤港澳防治传染病联席会议″将於2015年由广东省主办。
查看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