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研究》第73期经已面世


由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组稿并编辑的《澳门研究》第七十三期经已由澳门基金会出版。《澳门研究》以"研究澳门,服务社会"为宗旨,透过选编刊登海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荟萃各家学术思想,是推动和深化"澳门学"建设的重要阵地,深受海内外学界的关注。 为纪念澳门回归十五周年,该期特设"学术热点"及"纪念澳门回归十五周年"栏目,"学术热点"收录了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於今年举办的"澳门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座谈会"摘要,记录了澳门大学不同研究范畴学者对有关"人才建澳"以及"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看法及意见,为政府制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纪念澳门回归十五周年"栏目有文章三篇,包括陈恩、蔡丽的《澳门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前瞻》,总结了十五年来澳门经济发展的成就与不足,并探讨了新形势下加快推进澳门经济繁荣稳定发展的路径与策略;柳智毅及黄贵海分别撰文,讨论澳门在急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衍生的问题,评估了回归以来博彩业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同时提到博彩业面临的挑战以及新兴市场对澳门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 在法律方面,唐晓晴从民法概念的起源入手,论述公法和私法区分理论如何对民法的部门法化产生影响,并从批判性的角度揭示公法私法区分的理论不稳固以及其在法律解释上的功能限制;刘建宏、赵若辉的《比较犯罪学视野下的澳门犯罪矫治及其发展趋势》,对澳门的犯罪矫治体系进行概括及与国际发展趋势进行比较,以期对澳门的犯罪矫治体系有深入的了解并提出可行的研究方向及政策建议。 "名家视界"栏目载有朱寿桐及熊焰的访谈录,探讨汉语新文学、澳门文学以及澳门学中的澳门范式对文学的学术研究啓发等方面。"澳门学"栏目收录文章七篇,其中吴宏岐的《澳门妈祖信仰的形成与空间扩展》介绍了澳门妈祖信仰的形成及空间扩展,从时间与空间的维度进行系统论述;陈文源的《闽商与澳门早期社会》则阐述了福建商人在明代澳门贸易活动及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第七十三期《澳门研究》定价澳门币八十元,本澳各大书店及香港均有代售,而该期的电子档亦已同时上载於澳门基金会澳门虚拟图书馆网站(http://www.macaudata.com),欢迎读者查阅。

查看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