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轨澳门半岛线北段"公开谘询活动正进行中,特区政府跨部门小组积极透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各界收集意见,并藉推广介绍让外界加深对轻轨的认识。在环保效益方面,轻轨为低噪音和废气"零排放"的环保公共交通运输系统,有助进一步改善本澳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引致的空气污染问题,且透过严格监督和执行各项噪音等缓解措施,可保障轻轨沿线居民的生活环境。 由於轻轨将成为本澳陆路交通运输主线,部分走线与民居较接近,故由前期评估、施工、及后期运营等过程中,均必须严格监督和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在前期评估方面,运输基建办公室委托了独立第三方就有关走线方案的潜在环境影响进行了初步评估。此外,环境保护局亦已要求需就最终方案进行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估,以进一步评估有关路段施工及运营阶段对邻近敏感受体所造成的潜在环境影响,以及采取针对性的缓解措施,以保障沿线居民的生活环境。 施工期间严格监督落实环保措施 施工方面,由於"轻轨澳门半岛线北段"建设不涉及大型开挖,且将采纳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及环境保护局所编制的环保指引(如《地盘污染控制指引》)中的建议,采用环保设备及施工方法,如采用低噪音施工设备、临时隔音屏障、防尘措施等,并会委托独立第三方进行施工过程的环境监察,以严格监督承建商落实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轻轨作为澳门其中一项影响深远的重大基建,由土建工程以至列车的制造过程,必会依循严谨的国际标准并严格把关,确保轻轨建设的质量达至国际水平。 运营期间有效控制噪音、震动和扬尘等影响 特区政府关注到市民忧虑轻轨运营过程所造成噪音、震动、扬尘和光污染等环境影响。就噪音方面,由於轻轨以电力推动,没有传统燃油引擎的噪音,因此行驶时产生的噪音较传统大型旅游巴、货车和巴士等车辆为低。北段三个不同走线方案,运输基建办公室委托专业顾问机构开展初步评估。顾问机构根据列车供应商最新的噪音量度数据,透过数学模型模拟轻轨未来运营时的环境状况,对沿线30多个噪音敏感受体进行分析。根据最新的评估资料,在有需要的路段采取设置隔音屏障等措施,未来轻轨运营基本可达至相关评估标准,即日间平均噪音水平低於70分贝、夜间平均噪音低於60分贝,与现时沿线的噪音环境相若。而在后续路线确定后,亦会於详细设计阶段开展进一步的深化评估,以更好地保障轻轨沿线的居住环境。同时,政府亦会委托专业机构,在轻轨建成后进行持续噪音监测,确保轻轨投入运作前及运营阶段符合相关环评标准及核实缓解措施的成效。而有关震动方面,由於轻轨系统采用低震动的胶轮系统、高架轨道及混凝土导引结构,因此预期轻轨系统所引致的震动影响将会非常轻微。 至於轻轨运营期间的扬尘和光污染方面,由於轻轨胶轮系统在专属平滑混凝土轨道上行驶,不像一般市区较凹凸道路,故因胶轮和混凝土轨道磨损产生的扬尘较少,轻轨行车天桥两旁亦设有隔音屏障等阻隔设施,亦可防止扬尘飘出,同时,轻轨运营期间亦会定期对轨道天桥进行清洁及保养。此外,亦会透过采用相关物料、屏障及控制光度等措施,以减低车站及列车所产生之潜在光污染影响。 有关轻轨电磁辐射方面,轻轨列车使用750伏直流电,其驱动马达的变频器性质与电梯所用的类似,且本澳使用之列车已在世界多个地方使用,部份邻近居民,甚至出现轨道与楼宇合一的案例。整个系统的电磁辐射水平亦满足国际相关要求,故不会对乘客、邻近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 轻轨零排放助缓车辆尾气问题 机动车辆尾气排放为澳门主要空气污染源之一,特区政府正采取一系列政策改善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当中采用没有尾气排放和具有较高能源效益的环保大众运输系统是其中重要一环。轻轨由电力推动,没有一般车辆的燃油引擎,因此行驶过程没有废气排放,配合绿色出行政策,鼓励越多人使用,放弃驾驶传统车辆,除有助舒缓交通拥挤问题外,亦可进一步改善传统燃油车辆的尾气污染问题,降低本地微粒、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更好地保障居民健康。
查看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