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聋哑人士在「点对点、面对面,弱势权益要体现」旧区重整谘询座谈会上指出,鉴於聋哑人士和外界接触的渠道不多以及知识水平不高,建议政府进行宣传谘询时,增加针对性发放讯息方式及提供法律援助,同时希望规划重建项目时预留一定量的面积较细住宅单位,以便区内低收入居民有能力原区安置。 「点对点、面对面,弱势权益要体现」谘询活动日前在聋哑人士协会举行,吸引逾五十名聋哑人士出席,这是一场寂静但热烈的谘询会,与会的聋哑人士踊跃以手语表达意见。 与会者普遍认为,聋哑人士受到自身约束较多,对理解旧区重整讯息,特别是补偿问题,需要较多的时间,建议政府在宣传及谘询时针对聋哑人士多举办谘询座谈会和增加谘询时间,让他们有较多时间准备,更仔细地了解旧区重整的各项工作。同时,鉴於聋哑人士接触外界渠道受限制,建议当局可透过聋哑人士团体、社工协助发放相关讯息,同时增设手机短讯发送服务,以确保聋哑人士获悉。建议在重建工作啓动后,为区内聋哑人士增设门铃闪灯设备,以免工作人员上问宣传谘询时,聋哑人士因听觉障碍而错失了参与机会。 同时,与会者期望当局向聋哑人士提供法律援助,清晰公布安置、补偿计算方式,以免被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聋哑人士被骗蒙受损失。他们亦建议政府向重建区居民提供税务优惠。 在重建问题上,与会者提出重建期限不应太长,以免区内居民上楼的时间一拖再拖,建议政府进行重建区规划时,应预留一定数量的细面积住宅单位,以便区内低收入居民有能力购买。对於社区规划,他们还建议宜增加绿化休憩空间、体育设施。 旧区重整谘询委员会日前向聋哑人士进行点对点谘询聋哑人士在点对点旧区重整谘询中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