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谘会就电单车驾驶者过桥安全问题,与交通事务局举行座谈会并提出意见及建议,交通事务局局汪云表示,现时已积极研究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包括争取在短期内,於西湾大桥出入口对电单车实施临时措施,减少电单车与快线车辆碰撞的机会,保障驾驶者过桥安全。 上月友谊大桥发生的电单车严重交通意外,北区、中区及离岛区社谘会对事件非常关注事件,并成立小组就电单车过桥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三区社谘会将意见整理后,日前到访交通事务局与局长汪云、副局长郑岳威等官员进行座谈,出席的社谘会成员包括召集人张素梅、北区副召集人吴素宽、中区副集人黄耀球、余健楚、离岛区副召集人阮若华、黄永曦以及多名社谘会委员。 社谘会委员在会上提出了多项意见,当中主要包括建议开放西湾大桥下层隧道供电单车行驶、研究於大桥设电单车专道的可行性以及加强执法处罚超车爬头的驾驶者,以进一步保障电单车驾驶安全,亦有委员认为大桥车速快,特别友谊大桥更是重型车辆来往澳氹的主要通道,并不适合电单车行驶,建议研究禁止轻型电单车使用友谊大桥或分时段限制电单车通行。 汪云表示,当局就电单车驾驶者过桥的安全问题,已展开了一系列研究跟进工作,当中民间多次提出期望开放西湾大桥下层隧道,经过与建设及救灾部门谘询,西环大桥下层隧道原设计是用於救急车辆通道,隧道的配套及通风等设施并不适合日常行车使用,於八号风球下开放是考虑突发应变需求,而每次开放都须有警察、消防以及医护人员驻守,以应付突发情况。另外,未来轻轨通车后下层隧道更是重要的救援通道,只会在台风等突发情况下,轻轨停驶时开放作为与氹仔连接的主要通道。但当局亦已委托澳大工程检测中心,对大桥下层隧道是否能在轻轨动工前,具备改善的条件开放使用作评估,最终必须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 汪云表示,根据资料电单车发生於桥上的交通意外,多是由於电单车爬头或切线引起,现阶段当局正研究於西湾大桥出入口对电单车实施临时措施,例如在西湾大桥氹仔方向的出入口,禁止电单车使用桥口的行车隧道,只可经圆形地上桥或到氹仔,令电单车能尽量靠左行驶,减少切线或与快线车辆碰撞机会,更会积极研究改善西湾大桥出入口的设置,期望能成为电单车专道,保障驾驶者安全。而对友谊大桥及嘉乐庇大桥,当局就认为以安全条件作考量,友谊大桥是重型车包括建筑车辆的主要通道,嘉乐庇大桥则为单线公交车道,且路面狭窄,两条大桥暂未有条件设电单车专道。 社谘会认同交局的临时措施方案,认为可减少电单车驾驶者在桥上因爬头切线而产生的意外,促请当局能尽快落实推行,同时亦期望能积极研究电单车行驶嘉乐庇旧桥的可行性以及加强与治安部门合作,对违规情况严格执法提高驾驶者安全意识,以减少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