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2009 MIECF:澳门汇聚绿色商机 促进环保产业交流


在今(3)日下午举行的绿色商机汇点-环保-商机-联系“促进环保产业交流”研讨会上,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区军向与会者介绍了广东省环保产业的发展和机遇,而来自欧、美国家的业界人士,亦在会上介绍了有关再生能源、水处理、环保监测资讯系统的新技术。 区军指出,广东省是中国重要的外贸窗口,也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2008年GDP达35696亿人民币,占全国1/9。配合保护环境这项基本国策,广东省亦积极实施了多项环保策略,透过推动生产和应用再生能源,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严格控制大气污染、强化固体废物处理、加强土壤和海洋生态保护、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和实施有利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走绿色发展之路。 他指出,在国内,广东省在环保产业技术发展较快,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然而,广东省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各种环保新技术有很大的需求,为国外环保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机遇,同时,亦可作为海外环保企业进入泛珠三角地区的桥头堡。 另外,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凌在会上,介绍了养殖废水光化学巡回净化装置,该项设施利用太阳辐射光化学修复方法,既满足养殖水质量要求,亦做到养殖废水“零排放” 的目标。 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与核安全部CDM中国服务项目经理迪麦克(Markus Schwegler)指出,透过清洁发展机制(CDM),中国提供了全世界50%的「经核证的减排量」(CER),其中80%出售予以欧盟为基地的机构。项目旨在协助参与「欧盟排放贸易制度」(European Union’s Emission Trading System)的德国企业达成排放交易合同,或成功投资在有关项目。 加拿大通用电气水处理技术公司的Arnold Janson介绍了将污水再生为饮用水的薄膜处理技术,他指出,一般人应为污水不可能再生为饮用水,但事实上,类似的过程一直存在,例如取自河流下游的水,亦包含了上游地区排出的污水,经处理后,即成为下游地区民众的食水,而现今的科技,让我们可以更直接地将污水经处理后,再生为高质量的饮用水。而作为技术人员,有责任让民众理解:「应根据水的质量,而非水的源流去作判断。」 来自欧洲Martifer Solar N. V.的Ricardo Meireles介绍该公司在生产和建造可再生能源,如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设施的发展和展望;加拿大Emerge Knowledge Design的Peter Reimer则介绍了透过先进资讯科技系统监察和纪录「生产商延伸责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EPR)制度的推行。「生产商延伸责任」制度目的是要针对处理含有毒物质产品,鼓励生产商通过产品设计和技术更新,在产品寿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即生产、使用和使用寿命终结后,层层防止污染产生,并减少资源消耗(绿色和平网页)。目前,加拿大马尼托巴省已在废油(Used Oil)、轮胎(Tyres)、纸张及包装( Paper and Packaging)、家居/有害废料(Household/Hazardous Waste)及电子废料(Electronic Waste)五类产品实施「生产商延伸责任」制,并透过资讯科技系统进行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