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基建办公室代表於早前向澳门明爱辖下服务机构代表介绍“澳门轻轨系统第一期兴建方案”,与会人士普遍关注到轻轨系统的无障碍设施能否切实满足老、弱和各类复康人士的出行需要。运建办期望能够多听取各个群体对轻轨设施的意见,使系统在进行细化设计时能融入社会的建议。 为了加深社会各界对澳门轻轨系统兴建方案的认识,运输基建办公室持续展开宣传和推广工作。运建办副主任何蒋祺、技术顾问林瑞海等一行六人,七月十九日下午到明爱明晖护养院介绍轻轨首期兴建方案。活动邀请得到近四十名复康人士、长者、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各类社会服务人员参与;澳门明爱总干事潘志明也出席了座谈会。 有复康人士期望,轻轨系统设计能够配合不同人士的使用需要,在扶手、升降机设计须为复康人士带来使用便利,同时兼顾他们乘坐轻轨时的安全性,例如列车与月台之间的空隙距离,须充分考虑到行动不便人士的限制,而车箱内应设有适量的轮椅泊位,泊位大小也应考虑新型电动轮椅的需求。 此外,与会者关注到轻轨发生故障时复康人士安全撤离的问题。他们亦提出车箱信号必须透过不同方式的显示,让各类复康人士都能即时和明确掌握系统控制中心发放的信息。另有与会者还关注当局会否向复康人士和长者提供票价优惠。 林瑞海回应时表示:轻轨系统及其设施广泛运用人性化的设计,目标是为市民提供便捷、环保和无障碍的交通工具,在车站、月台与车箱内将引入完备的无障碍配套设施,以符合各类复康人士和长者等用家的需要,为他们乘坐、包括自行乘坐轻轨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 何蒋祺总结座谈会时表示,运建办希望透过介绍轻轨方案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务求在轻轨系统细化设计时,能将社会的意见和建议融入其中,让建成后的轻轨系统能够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他重申,运建办对於轻轨系统的建议一直持认真、开放的态度,欢迎各界人士、团体、机构透过任何方式直接向运建办反映对轻轨系统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