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禁毒委员会访广东省禁委会交流考察


禁毒委员会日前拜访广东省禁毒委员会、考察省疾病控制中心及广州市一个美沙酮维持治疗站,交流两地禁毒工作经验及戒毒服务概况,并了解广东省在禁毒方面的最新政策及服务。 社会工作局局长叶炳权日前(5月18日)组织禁毒委员会成员包括澳门监狱狱长李锦昌、司法警察局代副局长周伟光、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顾问何丽钻、澳门海关副关务总长黄国松、教育暨青年局主任周佩玲、卫生局专科护士张碧影、澳门基督教新生命团契副主任谭国辉、澳门戒毒康复协会主席Augusto P.V. Nogueira、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总干事孔惠榕、澳门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关淑玲、圣公会澳门社会服务处服务总监李国豪、澳门中华教育会秘书长郑洪光、澳门医护志愿者协会会长白琪文及潘志明先生等14位委员及代表,并社会工作局防治药物依赖厅多位主管及工作人员前往广州,拜访广东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与主任陈少波、副主任陈瑞光、省卫生厅疾控处副处长吴景赠等领导会面。 叶炳权向省禁毒办及相关部门代表简介禁毒委员会工作及本澳毒品形势:吸食毒品种类仍以海洛英为主,精神科毒品则有上升趋势,而随着本澳与内地人、物流量越趋攀升,跨境吸毒、贩毒、人体藏毒以及青少年滥药仍然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毒品问题。为有效掌握毒品情势及防止青少年滥药,特区政府在09年建立澳门药物滥用者中央登记系统,又於禁毒委员会下设关注青少年毒品问题专责工作小组。 陈瑞光向禁毒委员会委员简介广东省禁委会自1991年成立后的转变及近年工作情况,包括於全省各级成立常设办事机构,以掌握全省禁毒工作情况、执行各项政策及服务、组织开展禁毒宣传和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等;省公安厅作为禁委会成员单位之一,於广州等11个地级以上市成立缉毒支队,其他10个地级市则成立缉毒大队,严打贩毒活动;省部份大城市成立禁毒基金会,从社会募集资金,支持禁毒工作。陈瑞光表示,尽管省禁毒工作取得良好进展,但境外毒品渗透不断加剧、以青少年为主的滥用新型毒品人数快速增长、毒品来源多元化、毒品滥用多样化等情况均为省禁毒工作带来挑战,他认为贩毒活动不分国界,禁毒工作亦应如此,期望粤澳双方在禁毒工作上能更紧密合作,共同打击贩毒活动。他又赞扬本澳在戒毒辅导及社区跟进上有较好经验,日后可加强交流。 一行随后考察省疾病控制中心和广州市海珠区红十字会医院美沙酮治疗点,并与中心副主任邓惠鸿、艾滋所所长林鹏等代表展开座谈。邓惠鸿表示,自06年推行美沙酮维持治疗至今,全省共有56所治疗站,09年累计治疗人数接近2万人,在治人数超过6,500人,有关服务对维持社会稳定、家庭和谐起积极作用,同时大幅度降低参与治疗者以针筒/共同针筒吸毒从而感染爱滋病的风险。服务推出至今,亦令海洛英使用量减少2215公斤,毒品资金减少8.19亿人民币。双方随后亦就美沙酮维持治疗服务的执行及推广工作交换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