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的建筑系团队月前访澳,对大三巴世遗核心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整体规划研究工作提供一系列具启发性及创新思维的初步构想;研究团队建议考虑以行人优先为主,将大三巴牌坊周边要道辟作步行专区,藉以串连周边旅游景点,带旺地区经济,同时应将目前集中在大三巴牌坊旁上落的旅客,分散至邻近交通停泊设施,从多方面纾缓大三巴区的交通压力。 由土地工务运输局、旅游局、文化局和交通事务局组成的跨部门工作小组,在上月邀请了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的建筑系团队一行22人访澳,针对大三巴、白鸽巢、内港、塔石、望德堂区、东望洋山等周边地区的规划设计举办工作坊。 研究团队以大三巴牌坊作为中心,分组从东面、南面、及西面延伸开展研究,其初步构想成果指出,大三巴区现存着不少问题,如:旅游巴上落点及停泊区、周边道路常见挤塞、景点与景点之间缺乏连接等,认为有必要转移目前大三巴区的交通压力,平衡居民及游客所使用的空间,以及优化大三巴区及周边景点的沿路设施及环境,从而带动白鸽巢区、岗顶区及塔石区的地区人流及经济发展。 他们提出在行人优先的前提下,将高园街、大三巴斜巷及花王堂街等路段辟作步行区,既可解决了旅游巴驶进该区而衍生人车争路、排放废气污染的问题,亦可通过步行路线更好地连接附近白鸽巢公园、议事亭前地、望德堂区等旅游景点,再者,步行区的设立,也可带动沿路两旁的商铺,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因应现有旅游巴普遍集中在高园街一带停泊及上落乘客,研究团队成员建议可加大利用现有的塔石广场地下停车场、白鸽巢公园巴士总站等交通设施,将旅客分散至附近相对较有空间的地点上落,从而改善大三巴牌坊景区的交通环境,纾缓日渐沉重的道路压力,重新释放更多路面空间。 对於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的建筑系团队所提出的初步构想,跨部门工作小组认为具有一定启发作用,当中有关文物保护、交通配套、盘活地区经济等方面之意见及建议,也甚有参考价值,相信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及调研团队的创新思维,将有助丰富及完善大三巴区的整体规划研究;另外,调研团队目前正对初步构想进行深化及探讨研究,完成报告后将会向外公布。
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的建筑系团队与特区政府跨部门工作小组成员合照研究团队向跨部门工作小组简述初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