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消费物价指数


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2011年全年综合消费物价平均指数为110.30,年通胀率为5.81%。通胀的升幅主要由外出用膳、成衣及汽油价格持续上升所带动,合共推高通胀率2.5个百分点;而电费补贴及通讯服务收费下降则缓减部分升幅。 2011年价格指数上升最明显的商品及服务大类有杂项商品及服务(+9.06%)、交通(+8.75%)、食物及非酒精饮品(+8.14%)和衣履(+6.73%);而通讯的价格指数则下跌10.67%。此外,2011年甲类(109.49)及乙类(110.63)消费物价平均指数按年分别上升5.51%及5.99%。 2011年12月综合消费物价指数(113.40)按年上升6.81%。升幅较大的商品及服务大类有烟酒(+11.08%)、食物及非酒精饮品(+11.02%)和杂项商品及服务(+9.00%),主要是新鲜肉类、蔬菜、鲜鱼、女装成衣、汽油及金饰的价格上升,以及烟草税和外出用膳收费上调所致。另一方面,通讯的价格指数则按年下跌13.96%。甲类(112.48)及乙类(113.77)消费物价指数按年分别上升6.80%及6.90%。 2011年12月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按月上升0.74%。其中,烟酒、衣履和康乐及文化的价格指数分别上升10.48%、3.02%及1.34%;而汽油价格回落,致使交通的价格指数按月下跌0.03%。2011年12月甲类及乙类消费物价指数按月分别上升0.69%及0.74%。 2011年第4季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较2010年同季上升6.72%;以食物及非酒精饮品(+10.40%)、杂项商品及服务(+9.53%)和交通(+7.57%)的升幅最明显。甲类及乙类消费物价指数较2010年第4季分别上升6.57%及6.88%。 以2008/2009为基期的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是反映物价变化对本澳整体人口的影响。甲类消费物价指数代表约50%住户,每月平均开支在6,000至18,999澳门元之间;乙类消费物价指数代表约30%住户,每月平均开支在19,000至34,999澳门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