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本届格兰披治大赛车期间的临时道路交通安排,经协调沟通后,政府已按计划进度在大赛车前加紧完成了有关公共工程,同时已恢复路面交通。而部分需要分阶段进行的工程,例如毕士达大马路与孙逸仙大马路行车天桥桥面及附近路面的维修保养工作;以及螺丝山公园一带下水道管网的重整工作,将会在大赛车之后才继续进行。 行车天桥保养工作
为了回应市民的诉求,提高行车天桥的安全,土地工务运输局持续进行行车天桥护栏加高加固的工作。连接毕士达大马路与孙逸仙大马路行车天桥的护栏加高加固工作,亦已於本年十一月五日完工及恢复路面交通运作。为了配合大赛车期间的临时交通安排,政府将会在大赛车之后才进行该桥面及附近路面的维修保养工作。 本澳现有行车天桥护栏高度符合0.9米至1.1米的国际标准,但由於本澳使用电单车的居民较多,为了进一步保障行车天桥上的行车安全,政府已逐步对全澳的行车天桥护栏进行加高加固工作,将护栏高度调升至1.5米左右。如近两年已分别对松山隧道口南面、葡京路、南湾圆形地和巴波沙等行车天桥进行护栏的加高加固工作,未来还将计划对关闸广场侧的两条行车天桥进行护栏加高加固工程。 下水道的重整工作
为完善邻近螺丝山公园一带的下水道网络,加大排水能力,土地工务运输局已按进度完成了首两阶段的下水道重整工作,并安排在大赛车之后再继续第三阶段介乎亚马喇马路与马交石炮台马路之间一段新雅马路的工作,以减低对交通所造成的影响。 为减低施工期间对交通的影响,整个下水道工程采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工程范围为鲍思高街及其与美副将大马路的交界处,已於本年八月底完成。第二阶段介乎鲍思高街与新雅马路之间的一段亚马喇马路,亦已於大赛车前完工。按照计划,将会在大赛车之后继续第三阶段介乎亚马喇马路与马交石炮台马路之间一段新雅马路的重整工作。并且计划在明年开展第四阶段及最后阶段工作,包括马交石炮台马路近澳电大楼的车行道;以及介乎发夹弯与嚤罗园路之间一段马交石炮台马路的工程。 由於邻近螺丝山公园的下水道管网为旧式合流排水系统,且排水管管径较小,仅足以应付现时排放量。为配合兴建中的交通事务局大楼及考虑到邻近地区未来发展,预期该区的污水排放量将会有所增加。因此,有需要增大该区下水道的排水能力,同时将原来的合流式排水系统改建成清、污分流系统。工作包括铺设清、污下水道、沥青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行车路面、混凝土行人路面及装设金属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