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显示模式: 网格 列表

行政长官:加大力度支持高等教育发展

行政长官崔世安今(29)日上午与本澳九间高等院校校长举行会议,听取各校长对高等教育政策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意见。 会议在礼宾府举行,各高等院校校长踊跃发言,综合而言,他们对澳门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办学所面对的挑战、人才结构及培养方面提出意见。同时,会上亦讨论到在职人士的持续培训及进修问题。 行政长官崔世安与各校长充分交流意见,亦特别关注在职人士的培训。他认同应加强对持续教育的支持,包括可以研究如何从资源上提供鼓励,协助有需要的人士有机会接受并完成高等教育。 行政长官总结时指出,高等院校肩负为澳门培育人才的使命,故此特区政府对公立高等院校及私立高等院校均会给予支持,并将从政策及资源方面加大力度更好支持高等院校发展,促成各院校得以达成教育、研究及服务社会三大使命。 出席会议的高等院校校长包括澳门大学校长赵伟、澳门理工学院院长李向玉、旅游学院院长黄竹君、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校长颜泽贤、圣若瑟大学(原澳门高等校际学院)校长Ruben de Freitas Cabral、澳门镜湖护理学院院长代表梁淑敏、澳门科技大学校长许敖敖、澳门管理学院院长陈炯钊、中西创新学院院长周亮全。 社会文化司司长张裕、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谭俊荣、行政会秘书长及行政长官办公室顾问柯岚、政策研究室筹备办公室首席顾问米健、行政长官办公室顾问胡根,以及行政长官私人助理谭嘉华参加了会议。


渔船入水意外

今(29日)早发生渔船入水意外,事发后海关和港务局迅即派员到场了解情况和进行救援,事件中无人受伤。 肇事渔船正值南海休渔期而靠泊於内港26号码头对开海面,今日上午约9时30分,渔船机房突然入水导致有下沉危险,当时船上有1名船员。海关和港务局接报后立即赶到现场了解意外情况,其后在附近当值的港务局拖轮“青洲Ⅱ号”亦随即赶往现场救援,协助渔船泵走船身积水以便进行抢修。上午约11时30分,渔船经修复及清除所有积水后,已没有危险。 今年南海休渔期由5月16日中午12时开始至8月1日中午12时结束,为期两个半月。休渔期间,港务局救援船“莲花号”及拖轮“青洲Ⅱ号”在内港24小时候命和定时巡逻,以便应付突发事故和尽快进行救援。


酒店旅业商会就新水价机制访节水小组

澳门酒店旅业商会今(29)日下午拜访特区政府推动构建节水型社会工作小组(下称小组),就“自来水价格机制谘询方案”进行了交流。小组副组长黄锦辉、成员黄文涛、澳门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伟文、以及澳门酒店旅业商会会长陈志杰、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健中出席了会议。 陈志杰表示,本澳酒店业界普遍支持推动节约用水,并会积极响应特区政府的节水政策,如参加环保酒店活动、采用节水器具等。他认为虽然澳门是旅游城市,但酒店业在澳门的产业结构中占的比例却较少。同时由於酒店业在新水价机制谘询方案中属於特种用水户,水价较其它类型的用户高,因此担心会造成由酒店业界补贴全澳整体水费开支的情况。 黄锦辉在回应时指出,由於酒店业主要接待外来旅客,其用水亦娱乐消闲为主,因此其水价应较一般家居用水为高。然而,即使按照现时的新水价机制方案作出调整,特种用水的水价仍然未达到全成本供水的价格,因此政府仍然需向包括酒店业界在内的全澳企业和市民进行水费补贴。 黄文涛亦指出,酒店业界透过采用节水器具,同时引入有助节约用水的管理和工作流程,如呼吁入住的旅客响应环保行动,珍惜用水,减少更换床单等,将能有效地节约用水,届时新水价机制对酒店业界经营成本的影响将相当轻微。 “自来水价格机制谘询方案”的谘询期明(30)日结束,市民如需了解更多“自来水价格机制谘询方案”的资料,可浏览小组网页(http://www.marine.gov.mo/waterconservation)。小组呼吁社会各界透过网页、电邮(water_conservation@marine.gov.mo)、传真(28511986)或邮寄(澳门邮政信箱47号)等方式踊跃发表意见。小组下一阶段将会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分析,务求在充分考虑各界的意见后推出切合澳门实际情况的自来水价格机制。


谭伯源: 特区政府有序推行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今(29)日表示,特区政府致力有序推行社会保障制度。修订《社会保障制度》法案目前正由立法会作细则性审议,政府期望法案能於明年1月1日生效实施。 谭伯源上午出席「佛山--澳门CEPA合作交流会」后接受访问时表示,经与立法会专责委员会十多次会议,充分沟通和交换意见后,政府将於日内向立法会提交法案的修订文本,以便尽快交由立法会安排在全体大会作细则性审议通过。 他指出,修订文本中将维持「申请加入社保制度的人士在提出申请前一年需符合在澳门居住满183日」的原则;但对如何认定居澳183日的条件会较第二层社会保障制度(中央公积金制度)的规定有所放宽,即加入若干更加符合实际环境的规定,如基於人道理由或具体原因,行政长官可以酌情认定其居澳日期为足够。 谭伯源表示,待立法会於10月复会后,会尽快将中央公积金制度框架法律草案交立法会审议。他强调,无论法案何时获通过,均不会影响政府於今年8、9月份启动第二层社保制度的运作。特区政府将於本月底向合资格的澳门永久性居民的中央储蓄帐户注资,8月份开始,65岁或以上及其他符合资格的澳门居民可以申请提取其帐户内的启动资金。 对於有居民忧虑未来社保基金的负担问题,谭伯源强调,目前社会各方对逐步提升社保的供款额已有一定共识,政府亦保证会投入足够的资源,维持社保制度的稳定性和持续发展。政府也可以通过调整源自博彩税收的款额比例,加强在社保方面的投入,因此居民无需担心。 在被问及最低工资立法问题时,谭伯源表示,特区政府现时的态度和责任是推动劳资双方和社会各方意见的协调,希望尽快可以达致一定程度的共识。
他指出,众所周知,在最低工资问题上要取得全面或一致接受的共识是非常困难的,政府会根据国际上一般的做法,希望在社会上可以达到一定程度共识的基础上再作出推进。政府会透过社会协调常设委员会或其他途径和方式开展工作。


第2季电力及天然气统计资料

根据2010年第二季的统计资料显示,最高用电负荷比2009年同季增加1.5%,为651.0兆瓦。总耗电量为967.6吉瓦时,同比增加4.9%,当中输入电量同比增加64.7%至765.1吉瓦时,占总耗电量79.1%。由於季节性的温度变化,第二季较高的温度令用电负荷及用电量均较首季录得25.6%及25.0%的增长。
在本地发电方面,2010年第二季的本地发电量为181.7吉瓦时,较2009年同季减少58.6%,占总耗电量的比例为18.8%。
为持续减少重油发电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且落实增加输入天然气量,路环发电B厂的两台天然气发电机组,已於本年6月底全面投运,因而发电燃料的天然气日供应量亦由原来约30万立方米增加至60万立方米。天然气进口量在本年第二季为29,571,752立方米,同比增加31.0%。 由於本地发电量的持续减少及天然气发电量的增加,使本地发电排放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当中CO2排放减幅为60.0%,总量为70.4千吨。 第二季的产电平均燃料成本:每度电重油为0.821澳门元,天然气0.718澳门元,此燃料成本不包括其他营运成本,维修及投资回报,而进口电力平均价格为0.723澳门元。 踏入夏季用电高峰期和受到7月初持续高温天气的影响,预测第三季的最高用电负荷将创历年新高,总耗电量亦可能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另外,因应落实增加天然气供应量以及两台天然气发电机组全面投运,本地发电量将随之增加,预计第三季的天然气及重油需求量分别为51,753,600立方米及38,078吨;另预料进口电为860.5吉瓦时。 为此,根据电力专营合同所规定之公式计算,2010年第三季之电力收费调整系数为每千瓦时0.34元。考虑到一般居民和中小企的压力,A组用户的电力收费调整系数将维持现时每千瓦时0.26元,而其他组别用户的电力收费调整系数则按实际计算为0.34元,比第二季增加2仙。 在2010年上半年,发电机组定期维修时数为2,574小时,同比增加101.4%;紧急维修时数为665小时,比同期减少66.4%;发电机组发生跳掣次数为2次,比同期减少87.5%。至於澳电的服务素质方面,本年第二季的平均服务供应指数仍然保持去年同期的水准。截止2010年6月30日,中压电网停电事故次数为19次,比同期减少20.8%;电力中断时间为483分钟,同比减少49.3%;而受影响客户数目为14,998户,同比减少66.2%。在中压电网停电的19次事故中,因供电设备故障而引起的事故共11次,占整体的57.9%,而受外力破坏/不可抗力原因所引起的事故共8次,占42.1%。 根据现行电力专营合同第四十条第4及5款之规定,澳电需每半年向政府提交可反映其供电服务质素的资料及统计数据(主要包括技术素质及商业服务素质的评核指标),以便适时进行跟进及监督。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详见附件之表9),澳电在2010年上半年的成效服务指数普遍仍维持稳定。


「望厦社屋第一期─望善楼」落成

特区政府高度重视居民的住房问题,正全力向2012年分阶段兴建、落成19,000个公屋单位的目标推进,其中,「望厦社屋第一期─望善楼」正式落成,提供588个社屋单位及约380个私家车及电单车车位,公共停车场预计最快於10月底试用,纾缓区内的泊车需求。 「望厦社屋第一期─望善楼」落成典礼今日(29日)举行,由房屋局代局长郭惠娴、土地工务运输局局长贾利安、建设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周惠民、新建设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梁国华主礼。 位於慕拉士大马路的望厦社屋第一期,命名为望善楼,是一幢由裙楼及两座楼高33层塔楼组成,占地面积 2,679平方米,为纾缓区内的泊车需求而设置三层地库公共停车场,提供私家车车位约140个 (当中4个车位预留作残障人士使用)及电单车车位约240个,预计最快於10月底开放予公众试用。 社屋大楼高33层,5至33楼为社屋单位,面积为40,334多平方米,提供的住宅包括一房一厅单位(T1)308个、两房一厅单位(T2)196个、三房一厅单位(T3)84个,合共提供 588 个社会房屋单位,每个单位门口均统一安装不锈钢门,增加空气流通及光线照明,另外,大楼的公共地方采用较省电的T5光管,单位内则采用节能灯胆,以期达至环保节能的效果。为进一步照顾伤残人士之出入需要,休憩花园及大堂设有导盲砖,升降机内亦设有伤残人士专用按钮,并根据现有建筑条例和标准,设有避火层、走火通道、自动烟雾感应器,灭火器及消防拉辘等,加强大楼防火安全能力。 群楼部份,1至3楼合共面积约7,918多平方米,设有多个社会服务设施,包括公共图书馆、邮政局、托儿所、职业培训中心、长者活动中心及社区服务中心等,4楼则为休憩花园,面积有 2,675 多平方米,设有绿化区及康体设施。 房屋局现正加紧处理原望厦平民新邨社屋租户的调迁工作,待房屋局正式接收单位后,预计最快9月起可以分阶段安排现居於望厦平民新邨之租户迁入。


社工局举办「社会企业分享会」交流业务经验

为配合《残疾人士就业发展资助计划》推行,社会工作局举办了一场「社会企业分享会」,请来香港和台湾的专业人士,讲解有关社会企业的经营模式以及发展成果,从而启发本澳业界开拓新兴市场,协助弱势社群接受职训投身就业市场。 「社会企业分享会」本月12日假公共行政大楼演讲厅举行,社会工作局容光耀代局长致辞指出:「社会企业」在本澳处於起步阶段,因此需要借鉴邻近地区的经验,从中发展出适用於本地的执行模式。在分享会上来自香港社联汇丰社企商务中心的凌浩云高级经理,向与会人士介绍了社会企业的发展模式,同时引用香港以至欧美地区社会企业的例子,剖析个中的经营之道和各种成功要素。 另外,一向致力探讨社企发展的台湾中正大学社会福利系官有垣教授,以学术的角度介绍当地社企的特色以至近廿年的发展概况。他指出:台湾民间社会团体最初以募捐的方式成立基金会,主动采取商业手段、或在政府政策的鼓励下,实践社会使命的目标,最终在商业市场上取得回报。其中一种社企行业主要为身心障碍者设立工作坊或庇护工场,提供职业训练和就业机会,协助使他们赚取一般水平的工资,为弱势社群创设多种就业机会,与此同时,经营社企也带来多重效益,既可充实机构的自给自足能力、增加弱势社群的收入、同时亦强化服务对象日后进入竞争性职场的信心和能力;整体上为机构提高了知名度。 接着台湾海棠文教基金会执行长陆宛苹博士,以其丰富的社会福利界经验,通过多个实际的例子,引导现场的与会人士探讨经营社企的核心理念。分享会的最后一环,大会安排主讲嘉宾和与会者进行答问,共同讨论相关的议题,令整个分享会达至交流经验、分享成果的目标。


二零一零年第二季建筑工人薪酬及建筑材料价格

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今年第2季总体建筑工人平均日薪为507元(澳门元,下同),较第1季下跌4.2%;其中专业及半专业技工(537元)下跌5.1%,而一般工人(340元)则上升8.6%。专业及半专业技工中,平均日薪较高的职业有:机械操作员(667元)、搭棚工人(643元)、三合土及渠务工人(640元)与平水工人(637元)。 扣除通货膨胀影响后,第2季的总体建筑工人实质薪金指数为93.2,按季下跌1.6%。 在建筑材料价格方面,第2季螺纹圆钢的平均价格按季上升15.5%,每公吨为4,882元;水泥的平均价格亦上升4.5%至每公吨653元;而混凝土则下跌2.2%至每立方米308元。 第2季住宅楼宇建材价格指数为138.3,按季上升4.5%;其中钢铁和木材的价格指数分别录得14.9%及1.9%的升幅,铝材和混凝土的价格指数则下跌2.4%及1.9%。与2009年同季比较,住宅楼宇建材价格指数上升14.0%。


遵守聘用本地雇员的最低数量保证及聘用外地雇员数量的重新评估机制须知

鉴於第13/2010号行政法规 (《规范聘用外地雇员许可内设定的条件或负担》) 将於2010年7月31日生效,人力资源办公室提醒获批聘用外地雇员的企业,须遵守维持聘用许可规定的最低本地雇员数量,如有本地雇员离职,则须於十五日内补足相关本地雇员数量;若期内未能补足,则须於期满后紧接五日内向该办公室提交延期申请,并说明理由。人力资源办公室将在接到申请十五日内作出决定并回覆申请人。此外,若企业因工作量变化而减少雇员数量,则须自减少当日起计十五日内通知该办公室,而在接获通知后十五日内该办公室将对已批给的外地雇员数量作出重新评估,并将结果通知雇主。人力资源办公室就延期申请及雇员数量减少通知,亦制作了参考范本。 关於聘用本地雇员的最低数量保证
根据第13/2010号行政法规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如基於劳动关系终止而导致未能确保按照规定聘用本地雇员的最低数量,雇主须自未能符合最低数量之日起十五日内采取措施,以便补足聘用本地雇员的最低数量。此外,根据该法规第三条第三款规定,如雇主在采取措施后仍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实际补足聘用本地雇员的最低数量,则须於该期限届满后五日内向该办公室提出具说明理由的延期申请。按同一条第四款规定,人力资源办公室应在收到上款所指申请后十五日内作出决定,并将有关决定通知雇主。 关於聘用外地雇员数量的重新评估机制
根据该法规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如同时聘用本地雇员及外地雇员从事同类职业活动期间,雇主因工作量的变化而减少从事该类职业活动的雇员数量,则须自减少之日起十五日内通知该办公室。按法规第四条第二款规定,人力资源办公室应在收到上款所指通知后十五日内评估是否需要修改已获许可聘用的外地雇员数量,并将该评估结果通知雇主。 参考范本及提交方式
补足聘用本地雇员最低数量延期申请信及雇员数量减少通知信范本已可在人力资源办公室网页 http://www.grh.gov.mo 及外地雇员综合资讯网 http://www.tnr.gov.mo 下载,或可向该办公室索取。 上述延期申请及通知,可透过电邮info@grh.gov.mo、传真号码28711224或亲临该办位於澳门高士德大马路24号A地下的办事处提交。若选择透过电邮或传真提交延期申请及通知,则须尽快补交正本。如有查询,可於办公时间内致电28336960或亲临直接查询。


第三次港澳合作高层会议澳门举行

第三次港澳合作高层会议今(二十八)日在澳门召开。澳门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及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分别代表两地政府主持会议,双方回顾了过去一年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情况和讨论了未来的合作方向。双方均认为现有的合作和联络机制的成效日见明显,在过去一年,在港澳两地共同努力下,出入境事务、旅游、跨境基建合作、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知识産权、就业及专业交流等多个领域都取得良好的合作成果。双方在会上亦就已经签署的《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和正在起草的《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内容和进展情况作交流。双方同意继续在多个领域,特别是旅游、文化、教育和公务员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和资源共享,相互推动和实现两地共同发展,并研究探讨扩大合作领域范围。会议前,曾俊华司长先后拜会了行政长官崔世安、行政法务司司长陈丽敏和社会文化司司长张裕。
港澳合作高层会议在政府总部举行,谭伯源司长和曾俊华司长在会上分别表示,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来,粤港澳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与此同时,港澳合作关系也相应地得到推进和加强。
谭伯源司长指出,港澳两地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展,层次逐步深化,成效日见明显。在过去一年,多个领域的合作都取得很大的进展。比较突出的有出入境事务合作,去年两地签署了《关於持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入出境及互免填报入出境申请报表协议》,爲两地居民入出境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同时,由去年2月16日起,澳门居民在港逗留时间延长,其中永久性居民可在港逗留最多180天,持往港旅游证的澳门非永久性居民可在港逗留最多30天。另外,两地的基建和规划合作也不断向前推进,港珠澳大桥建设是港澳基建合作最重要的项目,去年底动工,至今进展顺利。同时,两地通过粤港澳三地合作形式,共同开展了多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共建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和《粤港澳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专项规划》等各项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按计划展开,有望在今年内完成。除此之外,在过去一年,双方在旅游、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知识産权、就业及专业交流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一定的合作成果。
会上,双方就未来的沟通合作重点作了进一步的讨论,这些合作领域包括旅游、文化、教育和公务员培训等方面,以进一步相互推动和实现两地共同发展,并同意除现有的合作领域外,共同研究探讨其他新的合作领域。
其中,特别是旅游合作,旅游业是港澳两地的优势産业,两地旅游部门均认为加强旅游合作一直是两地合作的重要内容。未来两地将继续在旅游部门交流、一程多站产品开发、联合对外旅游推广、共同开拓旅游市场、消费者教育、旅游市场监督及管理工作、旅游资讯交流等几个方面深化合作。
在文化合作方面,在原有合作基础上,两地将共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文化创意产业合作、重点文化展览合作、建设邀请外地艺团的讯息平台和粤港澳三地居民网上购票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人材培训等方面交流合作。
在教育合作方面,两地教育部门将就高等教育的学术评审工作进行探讨,进一步促进两地高等教育院校之间交流办学经验、探讨交换师资、学生及展开科研和学术合作的可能性,以及继续组织两地高等院校学生的交流活动和促进学术和文化的交流。此外,亦将从教育行政和管理、学校发展、学校评鉴、人员专业发展、研究调查、特殊教育和学界活动等方面加强非高等教育合作。
此外,两地将在现有公务员培训合作平台基础上,继续就强化培训活动讯息交流机制、持续合作发展网上培训及优化培训管理系统、公务员经验分享和交流合作,并在澳门公务人员培训中心正式运作后,研究和推动两地公务员培训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以建立更紧密的伙伴关系。
参加今次高层会议的香港官员还有旅游事务署署理旅游事务专员林锦平、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副秘书长郑锺伟、民政事务局首席助理秘书长(文化)罗莘桉、财政司司长政务助理郑琪、公务员事务局首席助理秘书长(培训发展)麦志远、教育局首席助理秘书长(质素保证)邓发源、财政司司长新闻秘书王永杰、财政司司长政治助理叶根铨和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助理秘书长张沛铃。澳门参加会议的其他官员还有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谭俊荣、经济财政司司长办公室主任陆洁婵、旅游局局长安栋梁、文化局局长吴卫鸣、行政长官办公室顾问高展鸿、经济财政司司长办公室顾问黄善文、行政暨公职局副局长杨俭仪、身份证明局代副局长黄宝莹、教育暨青年局副局长梁励、旅游局研究暨计划厅厅长程卫东、治安警察局边境检查处代处长梁锡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