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青洲坊「地段4」两木屋拒迁,政府啓动清迁程序
因应公屋兴建的紧迫性,对於青洲坊「地段4」(LOTE 4)将兴建经济房屋的政府公地内尚馀两间木屋(编号135及140)的清迁,政府决定啓动程序。 至今,该地段大部份合资格的木屋家团已获安排选购或租赁单位后经已迁出,现尚馀两间木屋(编号135及140),由於家团提出不合理安置要求或以同一木屋再次要求安置等情况,房屋局於法理情方面均不接受。发展商愿意对该两间木屋作出例外处理,包括提供例外的迁出条件,以加快落实「地段4」的公屋兴建项目,有关家团仍不接受并拒绝迁出。考虑到该地段为政府公地,以及公屋的兴建进度,特区政府於8月10日对上述两间木屋啓动清迁程序,同日刊登清拆通告及张贴告示,30日后可进行清拆。 青洲坊地段木屋安置的审核标准,是以91/93年有登记的木屋占用人资料为基本,如符合安置条件,经发展商与木屋家团作出安置协议,木屋即行清拆。如不符合安置条件,则交由发展商负责。过去曾获安置的木屋不能再要求安置,必须即时清拆。 按照规定,发展商须与木屋家团作出安置协议。就此,青洲坊地段发展商(百利顺发展有限公司)多次与「地段4」尚馀两间木屋的家团洽谈搬迁事宜之外,房屋局亦於早前分别协助编号135及140的木屋家团代表与发展商代表举行会议以洽谈搬迁补偿,但双方至今仍无法达成共识,直接令该地段的公屋兴建工程受阻。 木屋编号135的家团,只符合资格购买一间经屋单位,但该家团坚决要求购买两间经屋单位外,亦只会以补差额的形式去购买,与该木屋同等面积的价值不会支付,否则继续在木屋内居住。根据资料显示,该木屋面积近60平方米,如购买70平方米的经屋单位,木屋家团只愿意支付10平方米价值的金额。 按照法例规定,该家团只符合资格购买一个经屋单位,亦不容许以补差额的形式去购买。该家团代表指出,如不能以补差额的形式去购买两个经屋单位,则要求发展商以政府批地的尺价去计算该木屋面积作为补偿;或在「地段4」所兴建的经屋项目内,免费提供与该木屋同等面积的地下连上层单位作补偿,经屋兴建期间还须免费安排该家团的住宿。 至於木屋编号140,一家6口的梁姓家团已全部透过该木屋(编号140)分别於1994年及1995年获安置购买了海景园两个经屋单位,现其中3人再以同一间木屋(编号140)要求购买两个经屋单位,资料显示当中有一人更於1999年申请四厘补贴购买私人物业。根据法例规定,有关木屋之所有登记成员已获安置,得搬出及拆毁木屋,基此,有关家团不可再以同一木屋申请安置。 发展商提供资料显示,青洲坊的木屋居民於1998年5月之前均已按照第16/SATOP/95号批示的规定获得安置,该段时间顺利迁出并拆除木屋之居民均可获取澳门币1,000元作为补偿。基於编号140之木屋仍未拆除,故发展商愿意向该家团提供1,000的搬迁补偿,但不会额外给予现金补偿。然而,发展商为了积极配合特区政府的公屋的兴建工作,对木屋编号135及140的家团作出例外处理,愿意同样提供一个位於黑沙环的单位,予以该家团3年的免租期,但两个家团仍不接受有关迁出条件。 「地段4」属政府公地,已规划兴建有500个单位的经济房屋,并原订於5月底前完成木屋清迁工作后立即动工,但尚馀两间木屋拒绝迁出,多番拖延了动工时间,同时影响了经济房屋的落成。因应公屋兴建的紧迫性,政府根据2月15日第6/93/M号法令第21、第22及第24条的规定,对编号135及140两间木屋实行清迁,於8月10日刊登清拆通告及张贴告示,通知僭建物使用人应在30日内搬出该木屋,否则於期限届满后可进行清拆。此外,考虑到不符合安置资格的住户因拆屋后可能面对的住屋困难,经政府协商,发展商愿意提供较长时间的住屋安置(3年免租期)。 编号135木屋编号140木屋
…
谭伯源:规范博彩业码佣行政法规即将生效
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今(8)日表示, 即将生效的有关规范博彩业码佣的行政法规,将有助本澳博彩业市场朝可持续及健康的方向发展。 谭伯源下午出席一个公开场合时表示,本澳六家博彩营运商经过磋商,已对码佣水平的订定取得共识。待行政法规生效后,会作批示订定码佣水平。 在被问及业界要求调低博彩税问题时,谭伯源重申,特区政府现阶段不会深入考虑调低博彩税问题,也未有作出实质性研究的时间表。他指出,特区政府在听取业界意见外,还会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因为除了考虑维持博彩业竞争力之外,博彩税也是本地区公共财政收益的一个重要部分。 另外,谭伯源在回应记者就立法会行使审议和监察预算的权限时表示,政府认同立法会专责委员会的建议,认为公共预算是应具透明度和受社会监察。至於如何按部就班提升监察力度,会根据现时的制度和基础逐步达至一个大家认同的监察目标。特区政府会朝这一方向开展工作,令社会能更有效地监察公共预算。
…
新增7例确诊个案 再有2名患者出院
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大流行警示提升至6级,严重程度为中等;本澳警示级别为第6级蓝色,本地疫情为一般。目前本地甲型H1N1流感累积个案为267例。
自8月7日至8日下午,卫生局共录得7例甲型H1N1新增确诊个案,患者包括4名女性和3名男性,年龄最大39岁,最小7岁。其中2名患者为7日1名确诊个案的同住家人和家佣,该家庭日前曾到泰国旅游。於6日已停托的母亲会圣约翰托儿所C班没有新增确诊个案。
截至8日下午,再有2名确诊患者经治疗后出院,另有13名确诊患者正在接受治疗,所有病人一般状况良好及稳定。 (流感应变协调中心 24小时热线电话: 28700800 传真: 28700863)
…
「安全驾驶奖励计划2009」首五日逾千二人报名
「安全驾驶奖励计划2009」自本月3日起接受报名以来,反应非常踊跃,短短五日已有逾1,200人报名。交通事务局提醒有兴趣参加人士,只需於9月30日前填妥有关报名表格,并带同澳门居民身份证及澳门驾驶执照或澳门特别驾驶许可证前往报名地点登记即可。 为提升本澳驾驶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宣扬优质驾驶风气,交通事务局、治安警察局、法务局及民政总署今年续办安全驾驶奖励计划,报名日期由本月3日至9月30日。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截至本月7日,共有1,279人报名参加,反应热烈。 交通事务局表示,有兴趣参与的人士,可以前往交通事务局服务专区、北区市民服务中心、离岛区市民服务中心;民政总署中区服务站、司打口服务站及台山服务站索取章程及报名表格,又或是登入交通事务局网站www.dsat.gov.mo、《道路交通法》网站www.dsaj.gov.mo/trafficlaw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www.gov.mo下载。有兴趣参与的人士,在填妥有关报名表格后,带同澳门居民身份证及澳门驾驶执照或澳门特别驾驶许可证前往报名地点登记即可。 值得注意,车主在报名时必须登记其名下的一部机动车辆,而每部机动车辆最多只可由车主及一位获授权的驾驶者报名参加,即每部机动车辆最多只可登记两次。如两名驾驶者同时登记一部机动车辆,该机动车辆倘在活动期间有任何交通违例情况,该两名驾驶者均会丧失得奖资格。 另外,参加者及其所登记之机动车辆只要在今年10月1日至明年9月30日期间没有因交通违例而被检控便符合得奖资格,自动参加大抽奖,赢取丰富的奖金奖品。 市民如对是次计划有任何疑问,欢迎於办公时间致电交通事务专线8866 6363查询。
…
粤澳深化合作 巴西市场拓商机
为配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的落实,以及利用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服务平台的功用,向巴西工商企业推介粤澳合作商机,共同推进广东省-澳门-巴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广东省与澳门两地政府首次联手到巴西圣保罗市主办「2009粤澳-巴西经贸合作暨服务业推介会」,并组织超过160人的庞大中国及澳门代表团到里约参加「中国与葡语国家企业经贸合作洽谈会-巴西年会」(下称「洽谈会」),以进一步发挥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平台的功用,拓展葡语国家市场,加强彼此间的经贸往来。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下称「贸促局」)主席李炳康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张伟将分别率领政府和企业家代表团参加「洽谈会」。 粤澳两地首次联手在巴西举行推介会,合作为海内外企业带来巨大商机。 为了配合《纲要》的落实,发挥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平台的作用,以及加大中国与葡语国家企业的经贸合作,贸促局将联同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首次联手在2009年8月10日於巴西圣保罗举行「2009粤澳–巴西经贸合作暨服务业推介会 -大珠三角发展,服务外包新商机」,藉以向巴西工商企业介绍粤澳合作所带来的各种商机,共同推进广东省-澳门-巴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预计粤澳及巴西三方大约有250人参加。 届时粤澳代表除了向圣保罗及葡语国家工商界介绍粤澳两地的投资环境及合作外,亦会重点推介大珠三角地区的发展以及其营商服务等现况,以吸引葡语国家企业透过澳门的经贸平台到广东投资,促进粤澳两地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合作和往来。 内地及澳门合共超过160人的庞大代表团参加「洽谈会」 「洽谈会」将於2009年8月11日至13日於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主要目的是为与会各国或各地区的企业创造商贸洽谈及配对的机会,以及了解与会国家或地区的最新经贸发展概况。今届「洽谈会」由巴西出口促进局(APEX)发起,并得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以及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共同支持。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贸促局主席李炳康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张伟将率领合共超过160人的庞大中国及澳门的政府和企业代表团参加「洽谈会」;而安哥拉、佛得角、畿内亚比绍、莫桑比克、葡萄牙以及东帝汶亦会组织代表团参加,预计届时将有约400人与会。 「洽谈会」是2003年10月「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举行期间,由中国与各葡语国家8个贸促机构於澳门签订的「贸易促进机构 / 商会合作协议书」框架内的企业洽谈合作项目,参与的8个中国及葡语国家贸促机构包括有巴西出口促进局(APEX Brasil)、安哥拉工商协会(CCIA)、佛得角投资及出口旅游促进中心(PROMEX)、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畿内亚比绍私人投资促进局(DPIP)、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IPIM)、莫桑比克出口促进局(IPEX)、葡萄牙经贸促进局(ICEP Portugal)以及东帝汶发展暨环境部投资旅游处。「洽谈会」每年由不同参与国或地区之贸促机构在当地筹办,2005年至2008年的年会分别於安哥拉、葡国里斯本、莫桑比克马普托以及佛得角举行。 近年来,澳门与巴西的贸易往来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巴西是中国在拉美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巴西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2008年,两国贸易额484.97亿美元,同比增长63.2%。澳门与巴西具有长期和广泛的联系,2005年6月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率领代表团访问巴西,以推动两地工商及旅游等多方面的发展与合作。 澳门与巴西经贸部门、商会、企业开展多方面的合作机制,其中,去年6月,巴西圣保罗商业总会更於澳门贸促局属下的“澳门商务促进中心”设点,为促进澳门、巴西企业交流合作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与协助。今年7月,澳门贸促局更与巴西特许经营商会等机构在澳门共同主办首届“「澳门特许经营洽谈会(MFE)」,为海内外投资者带来更多特许经营商机。 贸促局将於本年8月8日至16日,组织澳门企业家代表团赴巴西参加8月10日在圣保罗举行的「2009粤澳–巴西经贸合作暨服务业推介会 -大珠三角发展,服务外包新商机」及8月11日至13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中国与葡语国家企业经贸合作洽谈会 - 巴西年会」,代表团成员包括有中华总商会、国际葡语市场企业家商会、澳门银行公会、巴西澳门土生葡人商会、澳门工商联会、巴西(中国)实业协会、澳门东北商贸促进会、澳门中小企业协进会、澳门中国企业协进会及澳门女企业家商会等代表。
…
卫生局下月起实施肺炎链球菌疫苗免费接种
针对有确诊新甲型H1N1流感的市民,声称已在私家诊所接种可预防的流感疫苗,卫生局表示目前针对新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刚开始临床试验阶段,世界上尚没有任何一种针对新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获批准上市。而在市场上供应的季节性流感疫苗,所针对的只是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并不是新甲型H1N1流感,也不能对新流感产生保护作用。因季节性流感也会对市民的健康产生较大影响,故卫生局建议所有市民接种疫苗,并将在9月份展开为高危人群进行2009至2010冬季的接种。 至於2009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肺炎链球菌疫苗免费接种,包括为2岁以下儿童接种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为2岁以上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及60岁以上老人接种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届时,合资格的人士可在各卫生局卫生中心,镜湖医院防疫接种站及美的路主教街工人医疗所免费接种。 卫生局副局长陈惟蒨表示,儿童接种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的正常年龄为2、4、6及15个月,未曾按该时间表接种的2岁以下儿童,医务人员将根据其年龄决定接种1至4剂疫苗。自9月1日开始,己预约在2个月内进行保健检查者,可按预约的时间就诊及根据医务人员的指示接种;如未预约则可在办公时间前往上述接种地点接种。为避免挤迫情况,卫生局建议除了接近2岁的儿童外,其他幼儿不必急於接种;而2岁以上的慢性病患者及60岁以上老人,只需接种一剂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合资格人士可在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同时,根据医务人员的判断决定是否需要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 另外,卫生局亦会派人到中小学校集体接种流感疫苗。故此,除非错过了学校的集体接种,建议中小学生家长不必急於带子女到卫生中心接种流感疫苗。
…
卫生局阶段性总结疫情特徵
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大流行警示提升至6级,严重程度为中等;本澳警示级别为第6级蓝色,本地疫情为一般。目前本地甲型H1N1流感累积个案为260例,包括139例输入性个案及121例本地个案。 自8月6日至7日下午,卫生局共录得9例甲型H1N1新增确诊个案,患者包括4名男性和5名女性,年龄最大的是43岁,最小的是5岁。新增4本地个案,其中2名患者是於6日确诊的1名患者的同住家人,而於6日已停托的母亲会圣约翰托儿所C班则未发现有新增确诊个案。另有5例新增确诊个案已被界定为输入性。截至7日下午,再有1名确诊患者经治疗后出院,共有14名确诊患者正在接受住院治疗,所有病人一般状况良好及稳定。 由7月31日至8月7日下午,本地共新增76名确诊个案,包括34名男性和41名女性,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6个月,其中又以15至24岁人士最常见。在同一星期,本地出现的较大群集感染有三例,其中一例来自一婚礼,共有9名患者在出席婚礼后确诊,及有3名没有参加婚礼的患者确诊。第二例群集感染个案来自一家庭,11人在7月25日至29日期间曾往台湾旅行,经检测后共有6名成员确诊,另3名有症状的成员则在香港就诊。第三例个案来自母亲会圣约翰托儿所一班,共有4名幼儿确诊。此外,有10例家庭成员或朋友间传播的群集感染,每个群集确诊人数2至4人不等。至今,本地并未发现在照顾家居治疗病人时被感染的情形。卫生局再次强调有流感样症状的人士应留在家中休息,减少和他人接触,特别是避免上班、上学和参加聚会; 并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掩住口鼻,用过的纸巾应丢入有盖垃圾桶内,并立即洗手。 卫生局自6月份以来共向约1000名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处方特敏福,并对所有病人和密切接触者作密切追踪,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倦怠,恶心、嗜睡等。至今没有任何严重副作用的报告。为确保抗病毒药病人的治疗,卫生局已停止向密切接触者提供抗病毒药预防,且由於输入和本地感染个案越来越难区分,自8月8日起公布的数字将不再区分输入或本地感染个案。 数据显示,自6月24日塔石流感门诊开始服务以来,该门诊共诊治普通感冒个案1310例,安排接受医学观察之密切接触者共835人。过去一周内,新增接受家居医学观察的人士共有202人,其中有23人顺利完成观察,17於接受检测后确诊感染,另有162人仍在跟进当中。塔石广场流感门诊的服务时间为:每日早上9时至下午7时;周六、周日及假期则由下午2时至5时。 (流感应变协调中心 24小时热线电话: 28700800 传真: 28700863)
…
房屋局关注公屋项目之兴建进度
为协助居民纾解住屋困难,特区政府继续推进公共房屋的落实和兴建工作,除要求发展商汇报兴建进度,房屋局与发展商一直有举行定期会议,以跟进并督促发展商按计划完成公屋项目,预计於2009年落成的公屋单位2,688个,专门为照顾长者的社屋单位占736个。倘有公屋项目延迟落成,特区政府会多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监管及作出改善。 特区政府的房屋政策分为短期中期措施及长期策略,从不同方向协助各阶层的住屋所需。短期措拖方面,经已推出《社会房屋轮候家团住屋临时补助发放计划》,《自置居所贷款利息补贴制度》及《自置居所信用担保计划》,以此减轻市民自置居所时的首期供款压力及后续供款的利息负担;中期措施则按需要持续兴建公共房屋,於2012年前落实兴建19,000个公屋单位;长期策略会预留公屋用地,亦在拓展空间时作出公屋规划,如路环石排湾都市化规划及青洲都市化整治计划,使公共房屋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有关落实及公布兴建之公屋地段工程经已展开,其中於2007年入伙的单位有210个,於2009年可落成的单位共2,688个,包括永宁广场HR/HS地段的880个公屋单位;筷子基社屋884个单位,长者的社屋单位占484个;还有青洲社屋第二期B、C座共924个单位,长者的社屋单位占252个,以逐步达致在2012年年底前分阶段落实兴建19,000个公屋单位的目标。 房屋局一向关注公屋项目之兴建进度,关於永宁广场HR/HS地段的经屋项目,局方多次要求发展商交待兴建进度,而发展商解释进度受阻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尤其是工人的管理问题。就此,房屋局责成发展商予以认真解决,并积极加快落实该项目。但由於永宁广场HR/HS地段的经屋项目再次延迟落成,特区政府不排除对该项目的发展商执行罚则,同时继续跟进有关公屋项目的兴建工作。
…
工作意外及职业病 二零零八年
根据八月十四日第40/95/M号法令第二十六条规定,获准在本地区经营业务及从事工作意外险种之公司,在每年一月及七月份须向劳工事务局提交过去六个月发生的工作意外资料。根据收集回来的数据经统计后得出如下的结果: 2008年共有4,198名工作者在工作意外中受害,较2007年减少14.7%。以2008年就业人口约323,000人(统计暨普查局公布数字)计算,每千名工作者发生工作意外之受害比率为13.0,数字比去年下降3.4个千分点。其中本地雇员占受害者总数的66.1%,外地雇员占33.9%。受害者年龄主要是介乎25-44岁及45-64岁两个岁组,分别占受害人总数的45.7%及38.1%。 从行业分析, 2008年最多工作意外受害者的三个行业分别为"团体、社会及个人的其他服务″(31.3%)、"住宿、餐厅、酒楼及同类场所″(16.7%)及"批发及零售业;机动车、摩托车、个人及家庭物品的维修″(11.6%),其中按每千名工作者发生意外之受害比率计,以"住宿、餐厅、酒楼及同类场所″的降幅最大,达9.2个千分点,而"批发及零售业;机动车、摩托车、个人及家庭物品的维修″及"团体、社会及个人的其他服务″较去年分别下跌2.7及1.4个千分点。 至於受害者担任的职业则主要为"非技术工人″(27.9%) 、"服务、销售及同类工作人员″(25.5%)及"工业工匠及手工艺工人″(19.2%),其中以"工业工匠及手工艺工人″的减幅最大,达26.3%。 导致工作意外的原因以"用力过度或扭伤″(25.2%)、"人堕下″(19.2%)及"夹伤、刺伤或割伤″(17.7%)为最多。与2007年比较,当中以"夹伤、刺伤或割伤″的受害人数减幅最大,达23.1%,其次为"用力过度或扭伤″和"人堕下″,减幅分别为14.7%和4.2%。 工作意外中最多受害者身体受伤的部位是"手″(28.5%)、"躯体″(19.3%)及"脚″(16.8%),与2007年比较,减幅依次分别为17.7%、12.4%及16.1%。 工作意外对受害者造成的后果中,有4,184人属暂时无工作能力,2人属长期无工作能力,以及12人死亡。 有关缺勤日数的统计,2008年受害人因"暂时无工作能力″的缺勤日数为27,955日,较2007年下跌53.2%;因"长期无工作能力″的缺勤日数则有342日,较2007年下跌93.1%。在因"暂时无工作能力″的缺勤日数组别中,受害者缺勤日数为1-3日及10日以上的以"团体、社会及个人的其他服务″所占的比重最大,而导致缺勤达4-10日的工作意外,则以"住宿、餐厅、酒楼及同类场所″发生最多。 於2008年,本局并未收到保险公司申报或法院审理有关职业病个案的资料,而历年法院完成审理职业病个案和作出确定判决资料,仍载於本局网页上 (http://www.dsal.gov.mo/pdf/happen/byyrcam_a.pdf)。 《工作意外及职业病2008年度报告》、八个年度数据简表及八个半年度数据简表之更新资料可参见本局以下网站:
报告:http://www.dsal.gov.mo/chinese/workreport.htm
数据简表:http://www.dsal.gov.mo/chinese/statistic.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