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显示模式: 网格 列表

新胜街部分路段周六﹑日晚封闭

介乎贾伯乐提督圆形地与区华利街之间的一段新胜街因地面出现下陷需要紧急维修,相关路段将於周六(16日) 及周日(17日)晚上8时30分至翌日清晨5时封闭交通,期间将禁止长度超过6米的车辆进入西坟马路,部分车位及上落客货区亦禁止车辆停泊,交通事务局呼吁驾驶者,尤其旅游巴司机留意有关交通改动。


行政长官抵哈尔滨开展东北三省访问行程

行政长官何厚铧及特区政府代表团下午抵达哈尔滨,开展东北三省首站访问行程,黑龙江省副省长孙尧到场迎接。 行政长官何厚铧、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及代表团成员今(15)日傍晚与黑龙江省省委书记吉炳轩、省长栗战书会晤。 何厚铧首先感谢省委、省政府的热情接待。他表示,十六年后再度到访黑龙江,旧地重游,非常兴奋。黑龙江的建设和发展非常迅速,展示了全新面貌。 他指出,澳门和黑龙江的交往素有历史渊源,回归前已有不少企业家到黑龙江投资发展,回归后交往更趋密切。这次访问黑龙江,除政府代表团外,还有百多名澳门企业家随行,进一步了解当地企业,相信两地合作前景将更美好。 他认为,澳门人口不多、市场不大,而黑龙江资源丰富、市场广大、地理位置优越,相信透过这次访问,两地企业家在两地政府共同支持下,定能达到合作互利。 何厚铧又向黑龙江省省委书记吉炳轩及将於短期内访澳的黑龙江省省长栗战书介绍了澳门的近况。他表示,今年适值澳门回归十周年。这十年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基本法的指引下,一国两制显示出极大的生命力。 他指出,澳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中央强而有力的支持、及时推出有效的措施和政策下,加上全澳居民团结奋斗,以及过去数年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澳门今年经济增长虽比去年放缓,整体经济和社会形势仍然保持稳定。省长日后到访,将有助积极推动两地合作。 黑龙江省省委书记吉炳轩欢迎行政长官及代表团一行。他赞扬行政长官及其领导团队使澳门经济得以发展和稳定,卓有贡献。 他表示,澳门各界对黑龙江省的发展均有贡献,两地经贸合作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期望澳门企业家藉这次访问深入了解黑龙江的经济发展。 代表团晚上出席了黑龙江省欢迎晚宴,并与企业家座谈。 行政长官及代表团明(16日)早将参观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及哈尔滨惠康食品有限公司;下午出席「黑龙江 – 澳门经贸合作交流会」后,晚上转飞长春,继续东北三省的访问行程。


“昨天.今天.明天”视觉艺术年展开幕

第二十届澳门艺术节大型展览“2009澳门视觉艺术年展”昨日(5月15日)在塔石艺文馆正式开幕,文化局局长何丽钻、中联办文化教育部副部长张晓光、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综合业务部主任马亚欧、本澳资深艺术家黎荣照,以及文化局副局长王世红出席主持开幕,同场揭晓“十佳”优秀作品,场面热閙。 一年一度的澳门视觉艺术年展由文化局主办,迄今已历八届,成为推动本地区视觉艺术创作、锻炼澳门艺术人才的重要平台。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及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是届展览以“昨天.今天.明天”为主题,鼓励澳门艺术家以不用艺术形式反映澳门十年的深刻变化,展望小城美好未来。活动自公布以来反应热烈,共有262位作者递交作品,包括有学生、教师、专业人士以及业馀爱好者等,参展作品达650件之多,参与人数及展品数目均是历届之冠。 “2009澳门视觉艺术年展”於去年9月下旬进行作品公开徵集,邀请的评审成员包括中国美术评论家、策展人贾方舟,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研究院副院长李胜洪,台湾中国美术协会理事焦士太,中国教育部艺术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马浚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贺延光,韩国艺术协会、韩国雕塑家协会会员金善球。 经过评审谨慎的甄选,共有99位作者共159件作品入选这次年展,包括中国绘画39件、书法50件、西方绘画24件、摄影14件、雕塑17件、装置3件、海报10件及录像2件。评选以不分媒介方式,从入选作品中再评选出10件作为年度“十佳”优秀作品,得奖者为吴陆升《西画传来》、李惠华《走过市集》、李德胜《泼彩芭蕉》、周家雯《清醒梦-3》、林志坚《轮回》、徐继生《珍惜目前》、梁蓝波《志在云霄-1》、陈远问《穿》、谭植桓《流水淙声》、苏沛权《梯子系列-1》。“十佳”作者除获颁发“十佳”证书外,更获澳门币两万元奖金的奖励。此外,主办单位将向所有参展者赠送本届年展画册一本(包括没有入选者),有关作者可於5月16日至8月16日到塔石艺文馆领取。 “2009澳门视觉艺术年展”即日起至8月16日於塔石艺文馆分上下两期展出,7月6日至9日因换展暂停开放。塔石艺文馆开放时间为每日上午10时至下午7时,欢迎艺术爱好者和各界人士到场参观。地址:澳门荷兰园大马路95号。 2009 澳门视觉艺术年展 十佳作品入选名单 姓 名 英名姓名 作品题名 媒 材 吴陆升 WU LU SHENG 西画传来 中国绘画 李惠华 LEI WAI WA 走过市集 西方绘画 李德胜 LEI TAK SENG 泼彩芭蕉 中国绘画 周家雯 CHAO KA MAN 清醒梦 ( 三 ) 中国绘画 林志坚 LAM CHI KUEN 轮回 海报 徐继生 CHUI KAI SANG 珍惜目前 雕塑 梁蓝波 LAMPO LEONG 《志在云霄》之一 书法 陈远问 CHAN UN MAN 穿 雕塑 谭植桓 TAM CHEK WUN 流水淙声 中国绘画 苏沛权 SOU PUI KUN 梯子系列 -1 西方绘画


旅游局在星马举行“商聚澳门”业界洽谈会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属下的澳门商务旅游中心於5月13至14日,率领9位从事本地酒店、会展场所、旅行社、活动及目的地管理业代表,前住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及新加坡出席名为 “商聚澳门 (Meet in Macau)” 的业界洽谈会。 超过70位马来西亚旅行社的代表出席了5月13日在吉隆坡举行的业界洽谈会及随后之午宴。 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驻马来西亚代表Tunku Iskandar指出,是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澳门的旅游业界代表有机会能与马来西亚的旅游从业员、旅行社、商务旅游策划者,互相认识、讨论、加强彼此之业务联系及交流意见。 Tunku Iskandar会上致词时说:“我有信心澳门将会是你们在选择举行会议及奖励旅游时的一个理想的目的地。澳门的商务旅游发展虽仍属起步阶段,其多元化及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先进的会展设施以及主题式酒店、缤纷的娱乐节目及丰富的美食,足以使它成为一个真正与别不同的世界级商务旅游目的地。” 而5月14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业界洽谈会及企业欢迎晚宴则吸引了约60位当地的旅游业者及企业出席。 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驻新加坡代表Charles Leong在企业欢迎晚宴上表示:“澳门的旅游业过去数年得到长足的发展,多座豪华酒店、度假村及会展设施的相继落成,使我们能举办不同类型的商务旅游活动。” 今年,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已连续第三年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为商务旅游策划者及旅行社企业举办这项 “商聚澳门 (Meet in Macau)” 的年度活动,目的是为本地业界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把澳门的最新发展及新项目推介给有潜力的客户,促进澳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三地业者的沟通及商务联系。


港澳码头医疗谘询人数增加

据卫生局5月15日统计数字显示,关闸医疗谘询站共为十万八千八百二十二名人士探热,谘询人数四名;港澳码头医疗谘询站为一万三千七百九十七人探热,谘询人数一百三十七名;澳门国际机场口岸医疗谘询站为四千四百二十二人探热,谘询人数二名,送院人数二名;莲花口岸医疗谘询站为二千三百零六人探热;北安临时码头谘询站为四千八百三十三人探热。仁伯爵综合医院因呼吸道症状就诊的儿童有七十三名,成人有二十九名。 截至傍晚,本澳甲型H1N1流感“极可能病例”和“确诊病例”均为零,卫生局亦没有调查中的病例和怀疑病例。 另外,为了加强市民对流感及其预防的认知,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於5月21、22日举办两场《预防甲型H1N1(猪)流感》英/葡文讲座,希望透过是次讲座提高市民对流感的认识,提醒市民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有兴趣人士可致电85041437报名(名额有限)。讲座时间及地点如下:
第一场 – 时间:2009年5月21日, 中午12:00至13:00 地点:氹仔海洋花园卫生中心成人候诊区
第二场 – 时间:2009年5月22日, 中午12:00至13:00 地点:黑沙湾卫生中心大型会议室


内地一院校疑在本澳违法办学

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下称高教办)近日接获市民查询,“北京涉外经济专修学院远程教育学院”於本澳十月初五街开设了“澳门招生辅导中心”,并开办行政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等四个学士学位课程,是否获澳门特区政府批准开办。据该中心资料,学生完成课程后,可获北京涉外经济专修学院远程教育学院颁发国家和国际认可之本科文凭。 高教办表示,特区政府从来没有批准有关课程在澳运作,经初步查证,“北京涉外经济专修学院远程教育学院”也没有获得内地教育部门批准来澳办学。高教办已多次向该中心查询,但一直没有得到回应。该办已与国家教育部联系,请求处理有关问题。 高教办重申,所有非本地高等教育机构拟在本澳开办高教课程,均须按第41/99/M号法令向特区政府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运作。特区政府不容许任何高等教育课程未经申请而在本澳开办,以维护市民的权益。市民亦应小心,不宜在本澳报读未经批准运作的课程,倘取得有问题的学历,会得不偿失。 现时已获特区政府批准在本澳运作的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资料,均可於高教办网页内(http://www.gaes.gov.mo)的“高等教育资料库”查阅。市民如欲了解更多高等教育课程的讯息,或有任何关於升学的疑问,欢迎与高教办联络,电话:28345403,地址:澳门南湾巴掌围斜巷19号南粤商业中心13至15楼,电子邮箱:info@gaes.gov.mo。


氹仔旧城区优化计划概念公开谘询

土地工务运输局现正就“氹仔旧城区优化计划概念”进行公开谘询。政府期望透过优化方案的落实推行,能达到提升氹仔旧城区居住及营商环境,以及带动离岛的全面发展等目的。为了让公众了解政府的构思,以及收集公众对优化氹仔旧城区的意见和建议,土地工务运输局今日举行了氹仔旧城区优化计划概念公开谘询活动。是次谘询期约一个月,欢迎氹仔居民、社团以至本澳社会各界对有关计划概念积极提出建议,令最终落实的计划能发挥社会大众所期望的作用。 四大优化方向达六大目标 氹仔旧城区拥有多方面的优势,包括文化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主要体现在,庙宇、教堂及公园分布区内,汇聚浓厚中西文化特色,本土文化产业;区内特色建筑林立,风味手信享负盛名,传统庆典活动丰富多彩,饶有人文风情。邻近世界知名旅游博彩中心,融合新旧旅游资源;地处澳门半岛及路环岛以北,毗邻路氹新城,为澳门地理中心;以及同时嘉乐庇总督大桥 (即“旧澳氹大桥”)、友谊大桥及西湾大桥三条跨海大桥的汇流点,又是通往路氹新城金光大道门户的主要通道。 而随着澳门定位为“世界休闲旅游中心”,以及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氹仔旧城区亦面临着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政府期望透过对氹仔旧市区的优化计划,达到提升旧城整体吸引力、优化旧城区居住和营商环境、加强与新城区和路氹城互动联系、整合区内休闲旅游资源、带动区内休闲旅游资源以及巩固澳门“世界休闲旅游中心”定位六大目标。为达至上述目标,该优化计划概念提出了四大优化方向,分别是优化公共空间,盘活营商环境;优化步行环境,串联旅游景点;优化公交系统,创造便捷交通;以及优化停车空间,吸引自驾人士。 优化公共空间和步行环境 在优化公共空间,盘活营商环境的方向中,该优化计划概念建议强化“嘉妹及消防局前地”门户作用,透过优化嘉妹前地(即北帝庙前地)、消防局前地,吸引游客及居民从多方位进入旧城区,强化其门户功能。其次是串联区内广场,透过美化区内大街小巷,营造宜人步行环境,从而将嘉妹前地、消防局前地、嘉模前地、巴波沙总督前地以及各条饶有趣味的街巷空间串联成片,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旧城区的接待能力。同时,亦会以灵活方式美化街巷空间,凸显街巷的传统风情,吸引游人穿梭其中,盘活营商环境。 在优化步行环境,串联旅游景点的概念构思中,还包括扩大行人专区及串联各条步行径。具体建议是将告利雅施利华街、嘉路士米耶马路、光复街等改为步行街,使龙环葡韵及旧城区的两片行人区联成一体,创造良好步行环境。但建议特许车辆及特别时段除外。至於步行径的串联方面,建议了三条步行径,第一条是透过优化延伸大潭山郊野径,串联旧城区。以兴建中的TN27经济房屋群为起点,优化步行路径,接驳至大潭山了望台,并通往龙环葡韵。藉此打造一个全新观景点,方便该区的居民以及游人进出旧城区之馀也可欣赏美丽的氹仔景色。第二条是在奥林匹克大马路花城公园侧兴建行人系统,接驳至日后兴建的松树尾停车场、施督宪政街(益隆炮竹厂),透过串联新旧城区的步行系统,强化步行环境。第三条步行径的概念是兴建联接氹仔旧城区与路氹城的步行系统:一条是由嘉模会堂前路段跨越圣母湾大马路连接路氹城;另一条是在金光大道回旋处兴建兼具步行及观景两大功能的行人天桥系统。 改善公交系统和停车空间 鉴於现时旧城区部分道路相当狭窄,经常出现人车争路现象。为构建舒适的步行环境,以及提升旧城区接待游客能力,该优化计划的第三个建议优化方向是优化公交系统,创造便捷交通。包括建议调整部份巴士路线和车站,避免巴士进入旧城区的飞能便度街、告利雅施利华街等横街窄巷,转而绕行奥林匹克大马路,藉此提升区内安全步行环境,同时照顾区内居民的乘车需求。此外,兴建中的TN27经济房屋群将设大型巴士转乘站,以提高氹仔居民出行便利性;在排角设轻轨站,串联澳门半岛、氹仔、路氹城,向居民及游客提供便捷的绿色交通。最后是开通体育路,引导地堡街车辆分流。 第四个优化方向就是初步构思在运动场路、体育发展局周边道路、飞能便渡街、松树尾及柯维纳马路等增设停车设施,方便旅游巴、轻型汽车及电单车等车辆停泊,为减少车辆进入旧城区提供有利条件。
设问卷收集意见了解诉求 “氹仔旧城区优化计划概念”只属初步构思,政府欢迎氹仔居民、社团以至本澳社会各界对有关计划提出建议。为了更好地收集民意,土地工务运输局将对该优化计划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谘询期。期间,将会在三个地点置放有关优化计划概念内容的展示板供公众浏览,分别是氹仔北帝庙前地(5月16至24日);氹仔花城公园(5月25日至6月3日),以及宋玉生公园(6月4日至14日)。期间,更设有专人讲解时段。 为尽量做到广泛听取民意,令最终落实的优化计划能达到社会大众的诉求,土地工务运输局特此设计了一份问卷,市民可到展览地点现场索取或到局方网站http://www.dssopt.gov.mo下载,填妥后投放到展览地点现场的意见箱,或通过以下途径递交:
(1) 邮寄地址:澳门马交石炮台马路32-36号电力大楼地下,土地工务运输局收,
( 信封请注明 “氹仔旧城区优化计划概念的意见及建议” )
(2) 传真:2834 0019
(3) 电邮:taipa_plan@dssopt.gov.mo
经充分听取民意后,政府会委托专业的顾问公司对计划概念进行深化,并尽快公开介绍深化后的方案。政府期望方案得到社会共识后,能尽早展开氹仔旧城区的优化工作。 " 氹仔旧城区优化计划概念 " 谘询活动安排时间表 地点 展览时间 专人讲解时间 嘉模墟 5月15日15:30 公开谘询会 北帝庙前地 5月16日 ~ 24日 16,17,23,24四天 (周六、日) 每天下午两时半至傍晚六时半 花城公园 5月25日 ~ 6月3日 27,30,31三天 (周三、六、日) 周三是上午十时至下午五时; 周六、日下午两时半至傍晚六时半 宋玉生公园 6月4日 ~ 14日 8、10两天 (周一、二) 每天中午十二时至二时三十分


政府呼吁邻里合力 加强渠道管网维修

为构建清洁卫生的居住环境,由五个政府部门共同组成「楼宇渗漏水联合处理中心」通过「一站式」服务,致力协调私人物业业主履行自身责任解决楼宇塞渠、渗漏问题,推动业主合力减低因渠网渗漏造成的潜在公共卫生风险。根据资料显示,中心自二月投入运作以来,完成之个案已有248宗。 由土地工务运输局、民政总署、卫生局、法务局及房屋局组成的「楼宇渗漏水联合处理中心」(下称联合中心),今日(五月十五日)中午十二时,於房屋局六楼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介绍联合中心的成立首三个月之运作情况。房屋局副局长谭光民、厅长缪灿成,土地工务运输局城市建设厅厅长陈荣喜,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兆田医生,民政总署高级技术员杜德明及法务局法律推广厅代厅长罗静萍主持是次会议。 惟业主合作才是解决之道 据介绍,联合中心自一月试行运作起,一改过往多年由各个不同部门分别接收市民投诉的处理方法,提供综合的「一站式」简便查询途径如电话、面见、电邮或信函,接收市民的求助个案,截止四月三十日,中心共收到市民查询1951宗,其中,已作立案处理的个案为648宗。 在648宗个案中,超过九成八个案,联合中心已派员到访投诉人单位了解渗漏情况,随即展开协调及协助当事人寻找渗漏源头,其中,248宗个案获得楼宇管理实体(即管理公司)、楼宇管理委员会或源头单位业主合作协商解决渗漏问题。 联合中心在协助市民处理楼宇渗漏问题时,亦遇上不少挑战,以致,联合中心自二月一日正式投入运作以来,尚有400宗个案按先后缓急处理跟进中,当中不少个案涉及怀疑导致渗漏的源头单位因长期空置,以致未能联络单位业主进行维修;或被怀疑导致渗漏的源头单位业位,坚拒、甚至驱赶工作人员进入其单位进行调查,以致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此外,部份业主缺乏对自身拥有产业相关权利及义务的认识,以至分层所有人大会议决不执行楼宇共同部份的维修工作。 根据现行法例规定,业主每五年应聘请合资格专业人士,检查和维修所拥有的物业,倘因楼宇日久失修而令他人的性命及财产受损,业主须承担法律后果。籍此,联合中心敦促相关被怀疑源头单位业主,自律遵守维修责任,切勿以一己之私,破坏邻里关系,并因造成别人长期困扰而要负上民事责任。 优化流程,急市民所急 政府十分重视市民的生活质素,一直积极想方设法加快进行个案的技术判断,联合中心已聘请澳门土木工程实验室,透过更专业的人员及器材,无偿为投诉人作全面渗漏水测试,务求在业主合作的前提下,更快找出渗漏源头,使相关业主尽快维修锈蚀管网及淤塞渠道,并鼓励业主申请《楼宇维修无息贷款计划》和《楼宇维修资助计划》开展维修工作,改善楼宇内供排水系统之淤塞或渗漏情况。 同时,自今天[五月十五日]起,联合中心正式试行网上查询服务,个案投诉人可在互联网上查询其个案之跟进状况。另外,为更简化预约检验程序,中心亦在今日[五月十五日]开始,与投诉人及怀疑渗漏单位业主进行直接预约服务,务求以更简明快捷的方法,透过专业的技术评定,使之尽快解决渗漏困扰。 联合中心强调,政府已不断向受渗漏困扰的市民提供技术、法律以及睦邻关系等各方面协周有关住户,然而,鉴於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联合中心不能强行进入私有物业,无法勒令业主维修锈蚀管网及淤塞渠道,渗漏问题的解决方法关键在於业主自行承担维修责任,故此,中心计划透过媒体强化市民的公民教育,自今天(五月十五日)起开展新一辑电视、电台宣传广告,此外,下周一(五月十八日)起,法务局亦会就业主的权利与义务在报章上展开系列宣传教育。 楼宇出现渗漏水问题,有可能影响大厦结构安全,联合中心再次呼吁大厦业主守望相助,设身处地,将心比己主动肩负维修楼宇渠网系统的责任,配合楼宇渠网维修,共建清洁卫生的美好家园,最后,如未能自行解决,可致电中心热线电话2859 4875 寻求协助。


“提升公共管治能力,强化区域行政合作- 两岸四地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由行政暨公职局、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澳门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学会主办,长沙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公共行政与政策学系协办的“提升公共管治能力,强化区域行政合作”-两岸四地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於今(15)日在澳门大学国际图书馆举行。 是次研讨会爲期一天,会议的议题主要是讨论政府管治能力研究、区域公共治理、区域公共政策、区域政府间关系等课题。与会学者分别来自数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南大学、贵州大学、深圳大学、福建省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广东省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台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台湾高雄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台湾元智大学、台湾玄奘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学院、澳门理工学院、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大学等。 行政暨公职局朱伟干局长在开幕礼发言中指出:澳门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政府的管理亦必须跟随国际社会发展的轨迹,以及配合澳门特区社会发展的形势,与时并进。同时,面对现今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快促发展的年代,国家和地区,以及地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只有相互依赖,互惠互补才可打造出共赢共存,共同发展的新局面。澳门特区政府亦积极与邻近地区发展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加强与区域间的沟通,以及在中央政府支持扩大地区间自主协商等创新区域合作模式的运作下,包括港珠澳大桥的构建、粤港澳传染病疫情信息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合作等讯息通报机制措施的有效推动,均展现出特区政府管治能力的提升,以及推动区域行政合作的成果。
在开幕礼上,大会亦邀请了中山大学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陈瑞莲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曹景钧教授、台湾国立暨南大学公共行政与政策学系廖俊松教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张世贤教授、以及澳门大学政府与行政学系主任林明基教授作主题发言。 陈瑞莲教授就欧盟的经验与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制度创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她认爲研究和借鉴欧盟区域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对於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曹景钧教授从澳门、香港及广东整合的角度,尝试使用一个概念框架观察这三个地区在建立管治能力的重要性,勾划出其优势及弱点,并对三地之间的合作及政策提出相关建议;廖俊松教授以北台湾区域的案例来谈区域治理的策略性方案研究,他们认爲透过策略变革与创新,一方面倡议政府体制的变革,另一方面则是活化公民参与都会治理的空间,促使北台湾区域治理模式多样性发展,活络区域治理的操作模式;张世贤教授则以南势溪流爲例,探讨流域治理能力的提升,讨论机关之间相互沟通、协调、配合、缺失以及如何提升其治理能力;林明基教授则从天津与澳门公共部门内外决策环境的比较来分析影响两地决策者决策行爲差异之原因,并爲不同区域间相互理解与合作提出建议。 除主题发言外,於(今)下午举行了多场分组研讨,依循大会宗旨,与会者分别就澳门公共管理、区域行政合作、中国公共行政、澳门公共行政、中国公共政策、澳门公共政策等多个议题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探讨。在“一国两制”的政治生态下,澳门特区政府的府际关系由澳葡政府时期的单向外交关系,已经发展爲当下的多元府际关系。在澳门特区召开的此次研讨会将爲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粤港澳的合作问题,及澳门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爲连接中国和欧盟、葡语世界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等问题提供帮助和啓发。 这次研讨会共有百多名特区政府公务人员参加了开幕礼和各分组研讨,与来自两岸四地的专家学者交流学习,有助於扩阔对公共管理、区域行政合作等领域的知识和视野。


《澳门廉政》(第29期)季刊已出版

廉政公署的中、葡文版《澳门廉政》(第29期)季刊经已出版。今期季刊刊出多项涉及廉政公署职能、组织及运作、案件数字等的讯息;此外亦重点报导廉洁选举宣传活动的消息。 「私营部门贿赂的防治」法律草案已获立法会一般性通过,4月20日开始已作细则性审议,草案建议将私营部门贪污将纳入廉署监察范围。此外,今期季刊亦刊出了廉署公布2008年案件数字的资料;另外载有《政经风险评估》4月初发表的2009年亚洲贪污情况报告结果,澳门以5.84分於17个国家及地区当中排行第8。 今年将举行第四届立法会选举,为维护选举的廉洁公正,廉政公署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已正式启动,季刊为此作一综合报导,活动包括:社区座谈会、讲座及「廉洁选举大步行」活动。 廉署2月份举办了「廉政管理交流会」,是次交流会邀请了香港申诉专员公署前专员戴婉莹、香港廉政公署防止贪污处处长欧阳吕妙群、旅游学院院长黄竹君及身份证明局局长黎英杰作主讲嘉宾。今期季刊回顾了交流会的情况,且於「廉政文摘」中选刊戴婉莹女士於会上的发言稿。此外,在「社会心声」栏目中,则专访澳门日报社长、澳门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李鹏翥。 廉署第29期中、葡文季刊,将置於以下地点让市民免费索取,包括:廉署总部和黑沙环办事处、澳门文化广场、星光书店、宏达图书公司、葡文书局、公众服务暨谘询中心、教科文中心、各大专院校图书馆、中华总商会阅书报室(八角亭)、教区青年牧民中心图书馆、街总佑汉社区中心图书馆、广星传讯各门市部等,市民亦可透过廉署网页(www.ccac.org.mo)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