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导航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显示模式: 网格 列表

—记者会快讯(入境本澳前曾到高发地区而须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士)—

应变协调中心表示,截至3月16日上午9时,新增127名于14天内曾到高发地区而须作隔离医学观察的入境人士,其中,回澳的学生有90人,其他国家或地区有37人。


—记者会快讯(路环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人士情况)—

应变协调中心表示,现时共84人入住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包括57名从湖北返回的澳门居民,均没有发烧和呼吸道症状;2名康复期隔离人士,情况良好;12名外游回澳的人士,定性为密切接触者,以及13名高危人士。


—记者会快讯(本澳新增1例确诊患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今(16)日表示,本澳过去24小时新增1例确诊病例。本澳累计11例确诊个案,早前10例的患者已康复出院,新增1例的患者现时在仁伯爵综合医院隔离病房治疗。


-记者会快讯(完成带津培训课程且需对接工作后  才获提供津贴)-

经济财政司司长李伟农表示,以工代赈计划首阶段300个名额的“带津培训”计划今(3月16日)正式接受报名,反应踊跃。他强调,培训并非单纯提供津贴,相关人士需要完成培训课程,并有工作对接后才获提供相关的津贴,最高可获发 6,656澳门元。课程包括焊接、木工、助理施工主管、货车吊机操作助理、电工、油漆及墙身裱贴,以及泥水及批荡共7项;特区政府会密会切留意疫情发展,倘具备条件将在4月份加推课程。


-记者会快讯(计划回澳的澳门居民  需做好安全风险评估)-

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呼吁,计划回澳的澳门居民,特别是身处高发区的人士,需评估安全风险,如选择留在身处地,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严格执行防疫措施,做好防护工作;如计划回澳,则需考虑交通过程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需要审慎考虑和做好安全风险评估。


终院裁定私人拍卖中无须对未能完成出售的拍品缴付印花税

上诉人为一家拍卖有限公司,于2015年6月21日举行了拍卖会,根据财政局的稽查报告,该拍卖会共拍卖78项拍品,价值共计878,217,300.00港元。2015年6月23日,上诉人向财政局提交一封信,报称在上述拍卖会中只有8项拍品获缴付价金,共计327,600.00港元,上诉人以此金额的千分之五结算印花税为1,687.20澳门元,并在有关信件上贴上1,688.00澳门元的印花。财政局指上诉人申报已获缴价金的8项拍品中,只有其中3项在上述拍卖会中被拍卖,财政局局长在2015年9月24日作出批示,核准对其余75项拍品的印花税依职权进行结算,得出应缴印花税为4,521,752.00澳门元。上诉人不服有关结算,向财政局提出声明异议遭驳回,其后向经济财政司司长提出诉愿亦遭驳回,上诉人遂向中级法院提出司法上诉。中级法院合议庭经审理后,裁定上诉人请求不成立。上诉人针对上述裁判向终审法院提出上诉,请求废止被上诉裁判及撤销财政局局长依职权结算的行政行为。


-记者会快讯(入境前14日曾到中国以外的人士,须接受14天医学观察)-

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表示,鉴于本澳出现第11个确诊个案,加上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特区政府的防疫政策将由防范内地,转为防范国外输入,为此,政府决定由2020年3月17日零时起,要求所有入境澳门前14日内,曾到过中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即不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的澳门居民、外雇及旅客,经本澳所有口岸入境时,须按照卫生局的判断和要求,在指定地点接受14天的医学观察。


【图文包】3月16日记者会摘要

3月16日记者会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查询热线统计数字 (3月16日08:00至16:00)

由2020年3月16日08H00至16H0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的查询热线共接获299宗电话查询,当中,1宗电话查询并不涉及疫情,故已即时回覆市民可向相关部门反映。


珠澳两地消委会提醒澳门消费者: 到珠海购买房产应注意哪些方面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珠海和澳门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交流、人员往来也愈加频繁,不少澳门市民选择到珠海置业,珠海市消保委与澳门消委会联合发出“消费提示”,提醒澳门消费者到珠海购买房产应做到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