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新闻
位於路环田畔街的项目短期内不具备条件动工
虽然位於路环田畔街的项目的建筑计划草案(草则)早前获发出可行意见,但须强调的是,目前业权人尚未提交该项目的建筑工程计划(正则)及各专业图则,因此该项目现时不具备条件申请工程准照,局方也未有发出任何工程准照。倘若现阶段在该地点进行任何建筑工程,则属於违法工程,土地工务运输局将会依法作出相应处理。 任何一个建筑发展项目都必须待建筑工程计划(正则)及各专业图则获核准后,才具备条件申请工程准照;而在审理建筑工程计划(正则)时,局方会按照程序先行再次谘询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只有当各职能部门均发出可行意见后,才有条件审理有关项目。 就位於路环田畔街的项目,局方现时尚未收到该项目的建筑工程计划(正则),待收到正则后,将按程序进行分析处理。
…
嘉模讲坛──澳门系列活动2月份讲座结束 3月主题观音堂及何东家族
由文化局主办、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协办的二零一六年“嘉模讲坛──澳门系列”二月份讲座已於日前(二月二十七日)在氹仔嘉模会堂举行,文化局文博厅厅长李丽娇、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学术总监林广志、文化局澳门博物馆馆长吕志鹏出席讲座,李丽娇并代表文化局致送纪念品予两位演讲嘉宾。三月份的讲座将於三月二十六日(星期六)举行,欢迎市民报名参与。 二月份的“嘉模讲坛”共设有两场讲座,第一场讲座由澳门理工学院荣休教授李长森主讲“总督遗事﹕从罗德礼将军街说起”,讲者以罗德礼将军街为引子介绍澳门土生葡人罗德礼及其家族;而第二场讲座则由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宏岐主讲“新桥遗事:从乡村到城区的历史变迁”,讲者透过探讨“新桥”及“旧桥”的架设来阐述新桥地区从乡村到城区的巨大变迁。出席观众与演讲嘉宾作深入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三月份“嘉模讲坛──澳门系列”将於三月二十六日(星期六)举行。第一场讲座主题为“禅院钟声──观音堂传奇”,由北京大学博士杨开荆主讲;第二场讲座主题为“双城人物﹕何东家族在港澳”,由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助理所长郑宏泰主讲。 上述两场讲座均以粤语於氹仔嘉模会堂(氹仔嘉路士米耶马路)举行,第一场讲座时间为下午二时至三时四十分,而第二场讲座时间为下午三时五十分至五时三十分。为鼓励及表扬公众对终身学习的热忱,积极参与“嘉模讲坛”系列讲座并达到一定次数的市民,更可获赠书籍及书券,并可获得由各主办及协办机构共同发出的证书。为方便市民到达会场,讲座当天设有免费穿梭巴士服务,接载市民往返八角亭巴士站及氹仔嘉模会堂,出发时间为下午一时二十分,两场讲座结束后亦有专车返回八角亭巴士站。报名或查询可於办公时间内致电八九八八四零零零,亦可浏览文化局网页www.icm.gov.mo。
…
海关打击非法收集肉类活动 一男子被拘
为打击未经检疫肉类流入本澳,海关情报处关员加强对市面巡查。今日(2日)海关查获一宗收集非法进口未经检疫肉类案件,行动中共检获17公斤己宰家禽及羊肉,一名本地男子被邀往海关总部调查。 中午约十二时,情报处关员在关闸广场附近追踪一名刚收集水客从内地携带物品回澳的男子,并跟随其驾驶之电单车至逸园狗场巴士站附近等待交收时将其截停,在车上查获已宰家禽14只,羊肉1袋,共重17公斤。经调查后,该名男子承认收取70元作为运送报酬。 海关将以《对外贸易法》起诉该名男子,如罪成,最高可被判十万元罚款。海关呼吁,若市民发现有食肆购买来历不明的肉类、家禽作为食材,或怀疑非法肉类收集点时,请即向海关举报。
…
社会工作局与社会福利机构人员聚餐庆新春
社会工作局今(2日)举行「丙申年社会福利机构人员新春餐会」,共有近500位本澳社福机构代表和同工出席,共庆新春,藉此增进社福界同工友谊,促进交流。社会文化司谭俊荣司长致辞表示:特区政府正致力提升社会服务的专业水准,为澳门居民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 社会工作局假万豪轩举行「丙申年社会福利机构人员新春餐会」,邀请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中联办副秘书长兼社会工作部部长黄华盖、天主教澳门教区公署李斌生主教、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主任叶炳权及多位顾问,包括何丽钻、惠程勇、罗奕龙和林晓白、劳工事务局局长黄志雄、房屋局局长山礼度、社会保障基金行政管理委员会主席容光耀、澳门生産力暨科技转移中心理事长孙家雄等部门代表,以及本澳社会福利机构代表、社工局同工和传媒朋友共近500多人出席,欢庆新春。 在会上谭俊荣表示:特区政府在面对财政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依然会致力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对弱势群体服务的质素。他期望社会服务单位能够与政府同舟共济,善用公帑资源,致力完善管理,为大衆提供适切和优质的服务。 社会工作局局长黄艳梅、副局长韩卫、区志强及各级主管上台向来宾祝酒,同时转达200多张来自本澳社福机构的贺年挥春,送赠与会人士,以表祝福。同场,各宾客参与互动游戏、多位嘉宾献唱金曲助兴,场面欢乐。
…
海关持续打击偷渡活动
今日(2日)凌晨一时许,海关接获热心市民举报在西湾大桥怀疑有偷渡活动,关员赶赴现场,分别在西湾大桥澳门引桥下的公厕及对开石滩截获2男1女内地居民。经调查后,证实3名内地居民,被捕时正企图非法离开澳门,年龄介乎28至44岁,分别来自河南及江西,其中,内地女子持通行证来澳后逾期逗留。海关已依法将3人移交治安警察局处理。 海关表示感谢热心市民举报,并呼吁继续支持海关打击偷渡活动,发挥警民同心、共同维护特区治安稳定的作用。
…
文化局召开庙宇消防管理工作会议 加强宣导庙宇安全
文化局今天(三月二日)召开了本年第一次庙宇消防管理工作会议,邀请全澳庙宇管理代表出席,以加强庙宇管理人员的防火防灾意识。会议由文化局局长吴卫鸣主持,消防局技术厅厅长蔡惠濠列席,接近三十间庙宇,约四十多名代表参与。 会议期间,吴卫鸣首先重申了《澳门庙宇消防安全指引》的重要性,要求庙方紧守并遵照由文化局发出的指引,切实执行有关措施,透过日常的管理提升庙宇整体的消防安全,呼吁减少燃点香烛,并尽可能在夜间关闭庙宇的总电源。另一方面,严格要求在庙内避免燃点香烛及明火煮食,夜间不存留点燃的香烛;开放期间应有驻庙人员看管,以从源头减低潜在风险。吴卫鸣强调澳门庙宇保护状况良好,是澳门人的重要家当,希望藉著大家的同心协力,让澳门庙宇文化能够发扬光大。随后多名庙宇代表分享了执行《澳门庙宇消防安全指引》的实际情况,就庙宇香火管理情况、庙宇电线状况及优化庙宇防灾管理等提出宝贵意见,文化局将继续与庙宇管理人员保持密切沟通,共同致力改善庙宇管理。 此外,文化局亦向各庙宇代表介绍了本澳八间供奉观音的庙宇於本年观音开库的特别安排,届时信众可将衣宝交予庙方人员集中另行焚化。个别庙宇将提早於三月三日的日间实施相关安排,敬请市民留意并配合现场工作人员指示。
…
青洲小学再新增1 宗集体肠病毒感染事件
卫生局今日(3月2日)再接获青洲小学出现集体肠病毒感染报告。该校幼稚园幼中甲班5名男学生发病,年龄均为4岁,最早於2月26日起出现手足口症状,各患者已到医疗机构诊治,病情较轻,无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症状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个案。卫生局会继续跟进有关事件及安排采样。有关场所亦已进行全面清洁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 卫生局正密切留意肠病毒疫情的发展,并强调,大部分肠病毒感染个案可自行痊愈,但少数病人可能出现致命的并发症。卫生局呼吁家长、学生和学校、托儿所、院舍工作人员采取下列措施,预防肠病毒感染: 个人: 洗手:接触眼、鼻、口前,以及饭前、如厕后及处理完婴儿的尿片或其它污秽物后要洗手; 呼吸道礼仪: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住口鼻,并小心处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减少接触:避免前往人多挤迫、空气流通情况欠佳的公众地方; 增强抵抗力:均衡饮食、足够的水分、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避免吸烟,以增强抵抗力; 及时就医:若有发烧及出现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应尽快找医生诊治,特别是症状严重时。 学校和院舍: 环境卫生: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经常用1:100漂白水稀释液清洁桌椅、玩具和1米以下的墙身等儿童容易接触的地方; 病人暂停上学入托:留意员工和儿童患病情况,有发热或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症状的学童或员工应暂停上学或上班; 及时通报:如儿童或员工有不寻常的集体患病情况,应立即通报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电话:28533525,传真:28533524)及社会工作局或教育暨青年局。
…
卫生局接获2间学校出现流感样疾病群集性感染报告
卫生局今日(3月2日)接获两间学校出现流感样疾病群集性感染报告。 首间学校是位於黑沙湾中街的澳门浸信中学P1C班,共5名学生,1男4女,年龄为6岁;第二间是位於黑沙湾斜坡的圣保禄学校K3F班,共6名学生,2男4女,年龄为5至6岁。以上患者分别自2月26日和28日起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均已到医疗机构诊治,无住院及重症病例。两间学校已加强清洁消毒和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感染控制措施及严格执行患病学生隔离的规定。 鉴於澳门的流感高峰期一般在每年的2至3月出现,卫生局呼吁老人、儿童、孕妇、肥胖人士及慢性病人等患流感后较易出现并发症的高危人士及经常接触高危人士者应尽早接种疫苗,详情可浏览卫生局网页www.ssm.gov.mo/vaccine或致电热线28 700 800查询。 卫生局提醒市民,为减少患上流感或其他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应采取以下措施: 1. 确保自己及家人睡眠充足,饮食均衡以及勤做运动; 2. 保持良好的个人衞生习惯,勤洗手; 3.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用纸巾包好痰涎及分泌物,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及尽快洗手; 4. 保持空气流通及良好的环境衞生; 5. 凡有感冒病徵、需要照顾病人及进入医院及诊所的人士,都应戴上口罩; 6. 如有不适,应立即就诊及留在家中休息。 有关详情可查阅卫生局网页(http://www.ssm.gov.mo/csr/)或致电热线电话28700800。
…
广东省通报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 卫生局呼吁市民继续防范
卫生局表示,接到广东省卫生部门最新的通报,广东省再确诊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卫生局呼吁市民继续防范。 据消息指,患者为40岁男性,现居江门市,发病前在委内瑞拉工作,是2月27日广东省通报的2例寨卡病毒病确诊病例(姐弟两人)父亲。患者於2月25日从委内瑞拉回国,2月27日接受医学观察。2月29日出现皮疹。经检测患者样本寨卡病毒核酸呈阳性。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其为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确诊病例。患者目前已在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病情稳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目前除美洲多国有寨卡病毒病本地传播外,太平洋岛国、东南亚的马尔代夫和泰国亦有寨卡病毒病本地持续传播。 卫生局表示,可能传播寨卡病毒病的白蚊伊蚊在澳门普遍存在,一旦有感染者将病毒带到澳门,澳门亦有发生传播的风险,呼吁市民采取下列措施以预防寨卡病毒病感染: 孕妇或打算怀孕的人士应暂时避免到受影响地区; 市民前往受影响地区时,宜采取各种防蚊措施,包括穿浅色长袖衫裤,在暴露部位使用驱蚊剂,在有空调或有防蚊装置的地方住宿; 曾到过受影响区的人士,离开后仍需严格采取防蚊措施28天; 怀孕妇女或没有其他可靠避孕方法避孕的育龄妇女应暂停和曾於近期在受影响地区停留的男性进行性行为,或应在每次性行为时要求该男性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其他人士和曾於近期在受影响地区停留的男性进行性行为时,可考虑每次及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以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如有发热、出疹等疑似寨卡病毒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之医生相关的旅游史。 曾到过流行地区的人士,在离开受影响地区后28天内不要捐血。 同时,卫生局亦呼吁所有医生留意疑似寨卡病毒病病人,如有怀疑,应及时作出申报和检测。市民如有疑问,可致电卫生局传染病热线28700800或浏览卫生局传染病网页http://www.ssm.gov.mo/csr/。
…
1患罕见遗传疾病女童今病逝
1名患有「下颔骨颜面发育不全」(即「Treacher Collins Syndrome」)的女童,於仁伯爵综合医院术后出现并发症,经院方全力抢救无效,於今天(3月2日)病逝。 仁伯爵综合医院表示,该女童所患为「下颔骨颜面发育不全」(即「Treacher Collins Syndrome」),是一种先天性脸颊骨及下颔骨发育不全疾病,1900年由Treacher Collins医生所命名,属罕见的遗传疾病,患者会出脸部外观异常。 该女童出生后,病情一直由仁伯爵综合医院儿科、整形外科和儿童心智发育科跟进。因为其口腔上颚先天性裂开,为防止出现上呼吸道发炎以及改善语音发声,经签署手术同意书,整形科医生於1月6日为女童进行修补手术,将女童口腔上颚的裂隙封闭,手术按计划完成。女童在复苏过程中出现并发症,期间,经多方抢救及药物治疗无效后,於今天病逝。 仁伯爵综合医院表示,有关个案目前已在进行临床听证和调查。
…